学霸秋游事件:为何只让学霸去秋游?

标签:
时评 |
分类: 草根声音 |
近日,北京大兴某中学荣登《北京青年报》,当然不是这所中学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秋游只安排月考成绩排前80名的学生参加,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渣非常不满,不满则后知后觉闹到媒体那儿去了,媒体知道了也就全中国人知道了。
回到话题,学校安排这一出秋游目的性是好的,可是目的性却缺乏公平性,于是很多学生表示学校无视他(她)们的存在,剥夺出游权利,狗眼看人低的做法让人很气愤。当然,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学渣,毕竟成为学霸还有段历程,可能近在咫尺,也有可能天涯海角。
对于此件事情,校方一名负责老师人表示,组织部分学生去北大清华参观,是对一些月考排名靠前的学生的奖励,一方面让他们感受清华北大的底蕴和历史,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寻找一下自己奋斗的目标。
学校惯有的鼓励法+激励法延续至今,作用发挥的确明显,一则能够鼓励先进,二则能够砥砺后流。可是在如今人人平等的世道下,学校给学生灌输思想,学生将思想回报学校,符合常理更符合发展规律,做法沿用到新时代学生头上完全不上道,最重要的条件是如何满足学生的“人权”。
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学校理应要一视同仁,经过这场“学霸秋游事件”的校方,实在顶不住舆论压力,便发出全体秋游的通知才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是结束了,校方是叹了一口气,学生却装深沉说不在乎能否去秋游,最关键是要看到学校的态度。
表面上校方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学生闹事更不可取。假设校方强硬执行,学生软肋无人相助,那只能怪学生优胜劣汰没学好;假设校方软肋服输,学生强硬生事节节胜,那只能怪学校没有教育好学生。
对于这种问题,永远都会存在博弈之间的矛盾,关键是看主位在何方,更要看主导思想谁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