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社会 |
分类: 草根声音 |
10月29日,苏州市发生了一件“小事”,但影响对于国人而言可谓是“大事”。起因是一位65岁大妈雨天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在路边,车流不息却没有人愿意下车去帮扶,人来人往却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伸出双手去搀扶。过了十多分钟,大妈甚至不停大喊“是我自己摔倒的,我不会讹你们”也没有收到车流与人流的任何回应。最后,还是一名开车路过的小伙子,停车跑过来报警并扶起大妈。
大妈预先保证得来的不是围观人群的信任,而是一群冷淡的眼神,也就是国人难以根除的孽疾。国人喜欢围观看热闹,就是不愿意伸出双手去帮扶陌生人,这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社会潜移默化的“洗脑模式”不断更新——“我为何要帮助她?我帮助她能不能得到什么好处?我帮助她会不会反咬我一口?”
不是国人天性秉坏,也不是国人冷血无情,只是有很多认利用善心作恶,利用人内心的软肋而获得利益。虽然说这些事为少数,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道理人人都懂,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渐渐人们心中萌发出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甚至把受害者换位到自己的角度,哪一天一不小心碰上了类似陷阱,绝对不会去碰这条心中建立起来的“高压线”。
换位思考,不管大妈是真摔倒还是假摔到,不管有人会帮扶或不帮扶,这不仅仅只是现象,更多是留给社会的真伪命题,至于如何去解答,那就得看利与弊的权衡。当然这种现象令人有些寒心,可是现象背后更多的是看得见却永远听不到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