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时代:我们究竟是扫还是不扫?

标签:
时评it |
近几年,二维码的出现及发展可谓是势如破竹,大到政府企业,小到家庭个人,无不没有涉及到二维码这个词汇。小编现在看到二维码都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就好比中国各种广告商找金秀贤代言似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疲劳那么简单,更多的就是有种如同苍蝇饶头般的无奈与痛恨。
外出购物,各种商家做着关于二维码的线下活动,比如说扫一扫二维码,送优惠券;又比如说扫一扫二维码,送丰厚大礼……
无可厚非,这都是商家潜移默化跟风所致。现在主流使用二维码较为广泛的莫过于微信,从分享资讯到付费服务,基本上都涉及到二维码账号等问题,当然小编也有自己的公众平台,也就是个人订阅号,文末各位读者可以看到。
根据这种趋势,手机俨然已成人们必不可少的“器官”,二维码当然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媒介。不管是社交,还是日常消费,扫一扫纵然会成为人们日常技能,就好比吃饭要拿筷子一样。
当然,不管是何种先进的东西,有它好的一面,必然会衍生出坏的一面,毕竟这个世上没有完美可言,更没有绝对的公平。于是,有很多专家认为二维码信息量大,技术门槛低,已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通道。与此同时,安全隐患频发、行业盈利模式不清、用于不良企图等问题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也就是说二维码是一把双刃剑,用在好的一面将会更方便,相反坏的一面则会成为作案的最佳利器。因为使用二维码技术门槛较低,谁都可以生成,谁都可以读取。二维码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无法独立生存,只有靠增值服务才能赚钱,目前,二维码产业的增值服务多处于探索状态,盈利模式仍不清晰。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二维码植入病毒,窃取用户信息。
面对二维码的种种诱惑,我们究竟是扫还是不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