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与吃亏
(2014-01-03 20:34:00)
标签:
365不喜欢所以然个人小学老师杂谈 |
其实吃苦并不一定代表吃亏,吃亏并不一定代表吃苦。吃苦与吃亏之间绝不会存在博弈问题。如果牵强说有的话,那么存在的也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不安与愤懑。追根溯源,它们就像是一根巨大软肋死死地卡在人生旅途之中,不知道何时会肆意滋长,只是一段过渡历史罢了。
如今,许多人思想偏激带着一丝畏惧,敢于提出却又不敢正眼相待,敢于相待却又不敢以身作则,口头上打着漂亮口号要亲力亲为地去工作,但其实背面又衍生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用另类的口吻说着别人的三,道着别人的四。伟大的背后,无尽的光荣,总拿着一些所谓奢侈无端的辞藻来恭谦自己,说自己是从吃苦的路子里走出来的,理所当然过之则应该要享受,令尊而独则会养尊处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是吃苦能帮助自己进步,千百种语气强调着吃亏就是一种福气,因为自己经历过了,就不需要去吃苦。当然这种说法是一种避嫌的说辞,有谁不想出污泥而不染,或是招人指着鼻子骂呢?勉为其难的说是符合大众口味,不必过分指责,因为都是人。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时不时会占用一些课堂内时间来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有时可能是老师因为某些同学惹其不高兴,所以间接性带了稍许情绪教育我们一些如何为人处事上,那时候年幼无知,不知所以然。打个比方说,同学之间为琐事吵架,要学会礼让,要在礼让的过程中学会礼貌。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说小学老师所教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但是随着个人的成长进步,慢慢发现其实简单的道理却折射出无穷的道理。虽然跟吃苦与吃亏不染,但是不敢于吃苦、吃亏的人是不是也深受老师的循循教诲呢?对于我们而言,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漫漫人生路上无时无刻都用得着的,只不过在内心的重与轻的问题。
人民军队中,吃苦的含义很纯粹,同样也是冠名词。人民子弟兵吃得苦,吃得下苦,显然成了锻炼人的手段,学会如何吃苦更是一种传统延续的高贵品质,它有时像是一把枷锁束缚着你内心的羸弱,它有时像是一把利剑刺穿你内心的觊觎。表面上许多人不喜欢它的存在,但是许多人却无时无刻都与它相伴;内心上许多人喜欢它经历过后所带来的良果,但是许多人却好高骛远、一步登天、浅尝辄止。
不管以前自己是在基层,还是身处机关,吃苦它必定是拉近你人际关系的辅助剂,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阶梯,更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表现。至于吃亏它一定是福,也没有人能够拍着胸脯保证吃完亏后有人能够给你多少福气或者是给你多少报酬。但是是福不是祸,是亏不一定会给自己身上抹去多少皮肉。
总而言之,吃苦与吃亏是一把双刃剑,即使失去的比得到的多,但得到的真正分量并不比失去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