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行(1):古城印象

(2017-10-23 21:13:33)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http://s14/middle/002mKLwWzy7feTX2lu55d&690

    在火红的三角梅尽情盛开的季节,再次从仲秋微凉的徐州来到温润宜人的泉州。虽然这次的泉州之行,依然与16年前春节的那次一样,日程紧张、时间仓促、所到之处不是很多,但由于有备而来且观察和品味得更为仔细,故对这座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认识更加清晰、印象也更加深刻。   

    泉州历史悠久,古称“刺桐城”,自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东安县治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早在夏商两代,泉地即划属扬州。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泉地归属闽越。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纷纷举家南迁,来到东安的沿江居住,并使两岸迅速发展,晋江也因此得名。南朝(502519年)置南安郡,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此后,虽先后设置过郡、州、路、府,但“泉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泉州自唐代开埠通商后,即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曾以“刺桐港”之名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并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它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西邻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国土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山面海,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其间,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常住人口约840余万人,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温陵”和“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之美誉。泉州还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和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民生产总值(GDP)连续18年排名福建省第一位。

    泉州文化多元、人文荟萃,是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文化相继传入,先后兴建和保存了众多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并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于此。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0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千年古刹开元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洛阳桥等。曾涌现出欧阳詹、蔡襄、俞大猷、郑成功、施琅等杰出人物,保留着南音、南戏、南少年、南建筑、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文化遗产,南音更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正是对这座洋溢着丰厚人文历史名城的真实写照。

    泉州老城区形若鲤鱼,位于道教圣地清源山之南、泉州第一大江的晋江之北,鲤城、丰城两区是其核心区。古城曾有城墙和东西南北门及涂门、新门、水门等八座城门,如今只有朝天门、临漳门、泉山门三座重建但未开放的城门鼎立老城区。以闽南建筑文化为主体、再现“星湖荷香”胜迹的东湖公园和以刺桐阁为核心景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的西湖公园,犹如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古城东西两边。古城道路纵横、古巷繁多、蜿蜒弯曲,交错相通,两侧多植春季开花的刺桐树和四季常青的榕树。中山街鳞次栉比的老式洋楼和全天候的风雨连廊,早已将其演变成集购物、美食、游玩于一体的商业一条街;而早在宋朝就已是繁荣街道的西街,至今仍保存着原风原貌的古老街区和原汁原味的闽南建筑。

    泉州建筑色彩艳丽、风格别样,其红砖红瓦的建筑颜色、出砖入石的建筑风格、燕尾脊的建筑形式,不仅将闽南建筑传统发挥到极致,而且将整个古城装扮得鲜红夺目。泉州的建筑材料以闽南红为主基调,砖是红的,瓦是红的,垒砌在一起还是红的,红色是其最亮丽的风景线。泉州的红砖墙体多为“出砖入石” 的建筑风格,红砖为主,石块为辅红砖稍凸,石块稍凹,砖石混砌,红白相间,外砌砖石,内纳灰土,既色彩绚丽,又扎实坚固,是别具一格的建筑创造。泉州的屋脊多为如同燕尾形状的燕尾脊,它正脊曲线,两端上翘,尾端分叉,犹如燕尾。走在中山北路上,阳光下的燕尾脊恣意飞扬、纵横交错,满目都是尖尖的燕尾、红色的墙体和各色的墙头装饰,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泉州人的性格深受中原文化、古越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既传统又开放、既古典又现代,热情豪放、聪明进取、开放包容。泉州人的祖先多是躲避中原内乱的移民,他们至今保留着北方民族粗狂、豪放的阳刚之气和重情尚义、侠肝义胆的精神,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和涂门街上旺盛的关帝庙香火,就是这种性格的具体体现。泉州人长期生活在古越江南,钟灵毓秀的八闽山水和古越文化的长期熏陶,同时赋予了泉州人机智聪明、务实进取、风趣幽默、细腻周到的灵性。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更造就了泉州人胸怀宽广、视野开阔、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品性,其随处可见的清真寺与关帝庙相邻而居、惠安女与浔浦女结伴而行的景象,就是这种博大与包容品性的真实写照。

    刺桐古城鲤鱼形,海上丝路东起点。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荟千年。一条晋江,几条古街,数百庙堂,无限意境,共同构建了泉州古城也深深融进了古城人的心中。不紧不慢地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细细品味那古城的风土人情,不用多久,一种莫名的爱意,就会如同那红砖红墙的闽南红一般艳丽鲜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http://s5/middle/002mKLwWzy7feTWWNSIf4&690

 

http://s3/middle/002mKLwWzy7feU7kReG32&690

 

http://s7/middle/002mKLwWzy7feUaX9Ou26&690

 

http://s4/middle/002mKLwWzy7feTVMytRf3&690

 

http://s16/middle/002mKLwWzy7feUbUzoj5f&690

 

http://s6/middle/002mKLwWzy7feU2Ao6N05&690

 

http://s10/middle/002mKLwWzy7feTWYslj79&690

 

http://s16/middle/002mKLwWzy7feU085RBcf&690

 

http://s13/middle/002mKLwWzy7feU045KA3c&690

 

http://s10/middle/002mKLwWzy7feU46WPD79&690

 

http://s1/middle/002mKLwWzy7feUa4T0Q90&690

 

http://s16/middle/002mKLwWzy7feTVDpNRef&690

 

http://s3/middle/002mKLwWzy7feU9oaY282&690

 

http://s15/middle/002mKLwWzy7feU9rFLwde&690

 

http://s11/middle/002mKLwWzy7feTWcOKe5a&690

 

http://s14/middle/002mKLwWzy7feU3ZInPbd&690

 

http://s11/middle/002mKLwWzy7feTY4dYu9a&690

 

http://s1/middle/002mKLwWzy7feTVMK9a20&690

 

http://s2/middle/002mKLwWzy7feUd9nsRe1&690

 

http://s12/middle/002mKLwWzy7feTVQmNl5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