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你游南京(76):森林中的音乐台

(2016-08-13 07:28:58)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http://s15/middle/002mKLwWzy740BKrQ063e&690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借用这句充满诗情画意的话语,也来和一句:“不要试图填满紫金山的森林,因为中山陵音乐台就在那森林的深处。”音乐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它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山陵音乐台是如此的美妙,以至于每个南京人都对这座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露天舞台是那么的着迷与自豪。

    在中山陵半圆形博爱广场的东南面,有一个林密谷深的山坳。顺着林间修建的山道沿阶而下,山路弯弯,曲折悠远,林木密布,遮天蔽日,灌木丛生,花草芳香,不知疲倦的知了不停地振动着会发声的腹部,使整个树林此起彼伏着美妙无比的乐曲,疏落的阳光透过枝叶线条一般地流泻下来,将地面演绎成班驳的光影和梦幻一般的意境。而在姹紫嫣红的合欢花点缀的疏影中,一条山涧小溪在密林中蜿蜒而下,潺潺的流水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山林清风合奏成一首唯美动听的山水曲,清澈而轻扬,深邃而悠远。行走在缓缓而下的水泥台阶上,犹如漫步在一架老式三角钢琴排列整齐的白色琴键上,每一步都跳动着曼妙轻松的音符;置身在树木葱茏、知了声声的山林中,宛如徜徉在歌声清脆、余音绕梁的艺术殿堂边,每一声都充满着神秘而甜美的旋律。梯行百余级,林尽树影中,眼前突然变亮,天空豁然开朗,而南京人引以为傲的中山陵音乐台,也就在那黛色青山和绿色林木的环抱之中。

    中山陵音乐台,是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政府决定在钟山之阳营造其陵寝——中山陵的配套工程,由当时的著名建筑师关颂声、杨廷宝主持设计,由旅居美国三藩市的华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合资捐建。工程是一座利用中山陵东南角前低后高的天然坡地修建的、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的露天舞台,1932年秋天动工兴建,1933年8月竣工交付,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建成后的音乐台,由照壁、舞台、水池、观众席、花架和小桥等建筑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壁风格,其在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更多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从而在咫尺山林之间,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艺术风范的美妙胜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森林与音乐的完美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和园林音乐景观的一朵灿烂的艺术瑰宝。

    平面呈半圆形的中山陵音乐台,其主体建筑是位于圆心处的一座弧形舞台和照壁,它们坐南朝北,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舞台东西长约22米,南北宽约13米,高出地面3.33 米,边缘处有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进行音乐表演和纪念演讲的都是从这里走进舞台。站在舞台中央,不仅能在高高在上的音乐台上尽情演出,而且能居高临下纵览音乐台的全景。照壁位于舞台后侧,它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东西宽16.67米,上下高11.33米,底部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须弥座,中间为圆弧形的混凝土墙体,顶部及两侧雕刻有精美的云纹图案,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突出墙体之外的巨大龙头,内有导水管的龙口可将清水直泻舞台前弧形的荷花池中,形成奇特的人工瀑布。照壁不仅与舞台合为一体,而且是舞台的背景和衬托,既能为各种音乐表演和纪念演讲营造环境、烘托气氛,又能为美妙音乐和动人演讲反射声波、汇集音浪,并与舞台共同构成整个音乐台景区的标志性景观。

    舞台前是一汪月牙形的莲花池和一个半圆形的观众席。莲花池紧靠舞台正前面的下方,平面围绕弧形舞台呈半月形,池底有伏泉和人工喷泉设施,池半径12.67米,池深1米有余。莲花池不仅可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并清澈见底、终年不涸,而且可以为炎热夏季前来观光休闲的市民和游客提供温润的清凉。每当舞台上的音乐响起,随之喷涌而起的的人工泉水,还能增强舞台的音响和视觉上的效果,引来无数稚气顽童和爱美女孩们趋前疯玩和拍照留念。半径为56.67米的半圆形观众席位于莲花池的后方,巧妙利用山坡自然起伏的地形,从莲花池由低到高呈放射状向上延伸,形成一个逐级升高、视野开阔的扇形坡状草坪。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建有三条宽约三米的环形平台,每条平台的长度因半圆形扇面不等;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约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环形平台和放射形走道分隔为12小块,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可同时容纳3000余名观众,平时则自由放养着许多白鸽,市民和游人可以饲料尽情喂养和观赏,蓝天青山、白鸽绿草,一派自然亲切,清静安宁的平和景象。

    半圆形观众席最高处的外缘边,是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混凝土花架。花架呈半圆形环状,上部攀援缠绕着巨型藤本植物紫藤,它勾连盘曲,攀栏缠架,春时嫩枝绿芽、小叶扶苏,夏时紫穗悬垂、花繁飘香,秋时浓叶满架、荚果累累,冬时干皮深灰、细枝交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把那环形的花架遮盖得密密麻麻,只留下斑斑点点、光怪陆离的细碎光影,仿佛观众席边缘上一把把紧密相连的巨伞,为徜徉其间市民和游人撑着一片树荫和清凉。“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如此优美的诗句,恐怕只有中山陵音乐台的美丽紫藤才能般配。紫藤架下,是弯弯的弧形走道,走道两侧各有36根水泥立柱和36个须弥座花坛,形成等距离的节奏感和想象中的旋律美。花架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各有一张长条形石凳,平常时可供游人休憩的座凳,演出时可为观众品茗的茶几。紫藤花架边的外侧,还有一条弧形用以排水的沟渠,上有五座古色古香的小石桥并与观众席五条放射形走道相连,是为音乐台的五条出入口。

    有人说:“如果你喜欢一首歌,那一定是因为歌里有你的故事,有你想要铭记却又怕遗忘的记忆。”套用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也来和一句:“如果你喜欢中山陵音乐台,那一定是因为音乐台里有你喜欢的意境,有你想要铭记却又怕遗忘的旋律。”是的,作为一座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露天舞台,森林中的中山陵音乐台,不仅有着山青水秀的优美环境,更有着回味无穷的悠长旋律。

http://s6/middle/002mKLwWzy740BOKVpj15&690

 

http://s15/middle/002mKLwWzy740BPkGpUde&690

 

http://s7/middle/002mKLwWzy740BM7dQy16&690

 

http://s6/middle/002mKLwWzy740BLOXljd5&690

 

http://s7/middle/002mKLwWzy740BMQn2Kc6&690

 

http://s3/middle/002mKLwWzy740BNg2OK42&690

 

http://s11/middle/002mKLwWzy740BQDoaS6a&690

 

http://s11/middle/002mKLwWzy740BR4W94aa&690

 

http://s9/middle/002mKLwWzy740BS21S0c8&690

 

http://s13/middle/002mKLwWzy740BRLcdKbc&690

 

http://s14/middle/002mKLwWzy740BSB7Ah7d&690

 

http://s13/middle/002mKLwWzy740BTmKwkac&690

 

http://s5/middle/002mKLwWzy740BTWwzG24&690

 

http://s1/middle/002mKLwWzy740BPYXa81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