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南京大学的EMS邮件

(2012-06-16 12:56:06)
标签:

杂谈

    昨天中午一时许,刚刚结束毕业论文答辩、应同学邀请前往上海游玩并与在沪培训的妈妈汇合的女儿打来电话,寄送南京大学2012年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特快专递邮件送达月牙湖,但因家中无人签收,投递员只得暂寄小区马路对面的邮局,让我下午去取回邮件。

    女儿被南京大学录取为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是早已知道的消息。但当这一消息被正式确认时,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赶忙处理完手中的急事,于下午四时许赶回月牙湖。在经过一番打听和查询后,终于在EMS苜蓿园投递中心以女儿留在家中的护照拿到了EMS邮件。这是一份与通常蓝色EMS邮件不同的邮件,通体以红色打底,正面上方为EMS标志,中间印有金色的“南京大学”四个大字及其校徽标志以及“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字样,下方为中国移动的贺词:祝贺您金榜题名,开启美好人生!

http://s3/middle/81408b66nc28fbcbe8d82&690

    拆开邮件,内有四份文件: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南京大学2012年级研究生新生缴费须知、参保大学生医疗保障待遇告知、校园信息卡。录取通知书的文字内容为:

杨××:

    经校长批准你入我校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学习,请于2012年9月1日凭本通知到鼓楼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报到。

    录取类别:非定向

    不安排住宿

                                              南京大学(印章)

                                               2012年6月1日

http://s12/middle/81408b66nc28fbedf0e4b&690

    我立即将EMS邮件签收情况电话告知正徜徉在上海街头的女儿,她似乎有些兴奋,又似乎有些担心,在笑着说了一些“假如我不去上,怎么办”之类的话后便结束了我们之间的通话。回家路过小区大门,机警眼明的保安看到红色的邮件忍不住打听,我也忍不住地告之,他们真诚热情的祝贺,让我真的有些感动,更让我感觉这份邮件有些沉甸,感觉女儿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来之不易。

    女儿是去年这个时候完成在英国的一年的交流学习计划回国的,并在此后立即投入到早已计划好的雅思复习考试中。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后,终于顺利取得综合7.0分好成绩。8月上旬,女儿正式投入研究生复习。为了实现自己“考上南京大学”的理想,女儿真的有些全力以赴了,经常一个星期不离开家门一步,与外人接触也只会在按计划前往远在20公里外的仙林听取研究生复习视频课时才能实现。9月回苏州复课后,女儿更是抓紧正常学习之余的一切时间复习迎考。在此期间,女儿还抽出时间“一颗红心,两手打算”地搜集准备了留学英国的全套资料,前往上海接受英国学校的面试,并在今年1月如愿收到了英国约克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为此,我曾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来自约克大学的offer》博文。女儿的不懈努力没有白费,今年一月的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她取得了338分的好成绩(其中:专业分208分、英语64分、政治66分),并以高出南京大学复试分数线8分的成绩顺利进入南大复试名单。在复试中,再次经过两次笔试、一次面试的女儿,最终以令人信服的成绩、睿智机敏的表达、流利自如的英语、见多识广的视野、大方得体的举止赢得了9名面试老师,得到了主考老师陈××教授“素质很高”的多次赞许,而女儿复试通过的消息竟是南京大学的刘×教授亲自以电话通告的。

    值得一提的是,女儿报考南大,我们并没有按照外界一些人传说所说的“潜规则”那样找人帮忙,而是“硬碰硬”地让女儿投入复试,这一方面是女儿在此之前已经获得约克大学的offer、不担心落选南大无学可上的尴尬局面出现,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测试一下女儿成绩的过硬程度以及南京大学“不找人也能凭成绩录取”的招生信誉度。目前看来,女儿的成绩和南大的信誉都是过硬的、经得起考验的!

    现在,女儿已经先后接到约克大学的offer和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鱼和熊掌兼有但只能选择其一,究竟该作何种选择呢?这是一个已经困扰她很长时间的问题、一个令她很难决断的抉择。没有选择难,被选择很难,但选择更难,女儿可能还会为选择再纠结一段时间,这是她奋斗和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但愿她能做出正确而受用一生的最优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