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须立刻停止、清理所有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

(2011-07-08 22:02:27)
标签:

杂谈

    自去年以来,原先由一些非国有银行开展的“信托+理财”业务,迅速在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几乎所有商业银行蓬勃兴起。各银行你方唱罢我登场,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热闹非凡的商业银行天天顾客盈门、存款搬家,全国各商业银行累计卖出的理财产品品种之多、余额之大,触目惊心。

    那么,理财产品的资金哪儿去了呢?原来,自去年股市走熊、一级市场一蹶不振及国家开始宏观经济调控、信贷规模紧张后,各家商业银行源源不断发行的理财产品资金、所谓的“资金池”或通过信托公司等第三方吸收的资金等,多已被商业银行以所谓信托方式和高于人民银行规定利率发放到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其他企业,“信托+理财”业务俨然成为商业银行的“第二信贷规模”。更为可怕的是,目前“信托+理财”业务并不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反映,不纳入人民银行信贷计划考核,不受银监会有效监控,一些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的新增规模已远远大于人民银行信贷计划,全国累计规模和风险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信托+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体外循环的表外的表外业务、一个新的监管盲区和“黑洞”。

    对于这样的情况和后果,各商业银行非常清楚,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心知肚明,可为什么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其疯狂发展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地是:今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全年信贷投放计划为7.5万亿元,如果任由各商业银行毫无节制地发展“信托+理财”业务,全年全国20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投放可能都打不住。 “信托+理财”业务毫无节制地发展,已经使其成为一头过了河的野牛、疯牛,它创造了新的信贷投放,积累了不受监管的巨大风险,冲击了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扰乱了国家经济金融政策,与党中央和国务院去年以来实行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背道而驰,与人民群众控制物价的强烈要求背道而驰,它必将进一步助长我国经济的过快增长,必将使已经非常高的物价进一步疯长,并有可能产生一批新的累及各方的风险贷款。

    我们也许能够理解商业银行这种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阳奉阴违的行为,因为在目前银行业务同质化的情况下,同业竞争、指标增长、绩效考核等迫使它们不得不这样做。但我们不能容忍的是,掌管国家货币政策的人民银行和负有监管银行业务的银监会,在对“信托+理财”业务盲目发展后果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仍然如此的默认、宽容和不作为!他们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态度和力度何在?他们的科学发展观、全局意识何在?他们的经济敏感度、经济分析能力、经济工作能力何在?

    为此,我强烈要求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切实负起自己的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从国家宏观经济大局和人民群众控制物价的要求出发,与党中央和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立刻停止并清理所有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新的、没有特定用途的理财产品不得再对外销售,到期理财产品要确保兑付;新的、没有特定委托人的信托贷款不得发放,已经发放的必须限期全部并入银行大帐,纳入人民银行信贷考核计划,到期贷款必须按期收回,确保“信托+理财”业务这头脱了缰的疯牛套上笼子、系上缰绳。我也吁请国务院领导亲自过问和督促解决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问题,以避免党中央、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功亏一篑,避免人民群众受到更高物价的巨大压力,避免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信贷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