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梦》
http://s15/mw690/002mInz3zy6XIjTSBcO8e&690
那是一个金色的季节,本是应该带着收获的喜悦的,陶自然回到太原时,心里的滋味是无法说的清楚的。离开宁州之前也曾想过继续去找李阔,但是又从何找起,祖国那么大,下定决心一个一个省的找么,虽然很想这么做,但是也太不现实了。就此放弃么?实在又不甘心,陶自然漫无目的走着,眼神空洞无比,她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自己未来的路又通向哪里,彷徨凄凉,是用来表述内心最好的形容词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便在太原师范教书,她目前教古代文学和教学方法两门课程。本来系主任想让她带今年新进学生的现代文学,她没有同意,想起在宁州再见李阔,他就是在教现代文学。如果远离就远离的彻底些吧,如有可能,真不想继续留在中文系。那总是触景伤情的感觉无时不充斥着陶自然的心,而有些招架不住。她想,目前能做的也只有与自己的心抗争。尽管不知道抗争的结果究竟是深的思念,还是忘记。尽管这两样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转眼就已是三个春秋,这些日子自己也很诧异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工作还是工作,最初的面无表情到现在的心如止水,陶自然知道,自己就快要忘记李阔了。这个人的一切就要离自己远去了。下班后回到家翻出那本被自己压在箱子底下《问天》,随手翻了翻,之后放在床头,一股脑的扎在床上,侧眼看着那本书发呆,不知不觉的眼里已经有了潮意。
这段时间父母也一直看着自然干着急,眼看着女儿已经三十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也不上心,莫不是还惦记着那里李阔?于是托相熟的同事给自然物色对象,起初自然还是很抗拒,可是看着父母那沧桑的眼睛,祈求的望着自己的时候,自然再也不忍让父母继续为自己忧心而应下了,于是便胡乱的见了,胡乱的打发了。可是这并没有让父母死心,这个不中意总有中意的。
陶自然的父母知道,她还是没有转过弯来,还记得自然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的第一个寒假刚开始,她便要打着行李去找李阔,夫妻二人怎么挡也没有挡住,自然还是去了车站,没到三天,陶母正在家里抹着眼泪发愁,陶父负着手在地上踱来踱去的唉声叹气。显然是没有好好的休息过。陶父恨恨的想着,如果李阔在眼前非要再找他理论理论,可是现在找的着人家么,明显是自己的女儿不气的缠着人家,人家的态度已经很明确。陶父不觉便有些佩服这个男人了,便叹了口气。霍然,门开了,夫妻愣住,看着自然拎着走时带着的包垮垮的站在门口,不进屋也不离去,只是垂着眼睛杵在哪里。陶母迎上前去,忙着去拉看自然身前身后,生怕是被受了什么委屈。陶父看着她们母女,松了口气,“回来了就好,进屋歇着吧”。自然便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还没踏进去,便回头对着空地说“爸,妈,我不懂事,你们别生气,我再也不找了”。这两天陶自然是到了车站的,可是在买票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她从未有过这样的恐惧和茫然,于是坐回候车厅的椅子,呆呆的望着来来去去的人群。枯坐了2天,知道这样不仅于是无补,也让父母忧心,索性拿着包回去了,回去的路上自然就像是失了魂魄的布偶游荡着。
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陶自然那整天挂着的脸,慢慢的有了表情,不只是因为那些年轻的学生们给了自己新的活力,和新的目标,她似乎觉得自己的生命正朝着一个自己尚且不知道的路重新开始了。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习惯望着面无边际的星空发呆,习惯看着那个装着那本《问天》的箱子发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