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妙法莲华经》之“十如是”详解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妙法莲华经》之“十如是”详解作者:千佛一如万法一念
http://note.youdao.com/yws/public/resource/8b41f1ef4eccf7e1dc23fbd69242b2ff/66795a2874be8c14c77efe138d88ede3
《妙法莲华经》之“十个如是”非常重要,
《妙法莲华经》之“十个如是”非常重要,
它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开示宇宙人生本来面目。
这【十如是】分别是:
如是……
〖相、性、体、力、作〗,
〖因、缘、果、报、本末究竟〗。
【如是相】……
【相】就是我们的一个外表形状。
它有形有相,也就是讲“不空如来藏”。
比如我首先是人相,有皮肉筋骨之相、红黄黑白之相,总有个相。
……
【性】,要解释这个【性】,必须先解释下面这个【体】。
那么按照别教的那种分别法来讲,这个【体】是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
也就是说在没有出现我这个肉团之前,我这个肉团它就在,
但是它没有任何形。比如我在这里讲了“一二三四五”,这就是【相】,
在我没有讲之前,这个“一二三四五”就在,就是【体】,它无形无相。
那无形无相的“一二三四五”变成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
就是【如是性】的这个【性】所起的妙用。
所以这〖十个如是〗一开始就等于是总讲,从根上讲、从本上讲。
为什么把【相】放在第一呢?这是《法华经》所讲〖佛种从缘起〗,
这个〖缘〗是有形有相之万法,
不通过【相】,我们在凡夫位不足以见【性】,
进而由【相】而悟到【体】。
注意我们这里是倒过来走回头路,
本来是由【体】先现出【相】,但是由于我们众生迷惑颠倒,
忘记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倒过来从【相】上开始来悟到【体】。
这个【性】(智慧妙用)是紧随【相】之后。
不随【相】后就到不了【体】,
所以这〖十如是〗在开头这三炮最重要。
我们一般地把这三炮搞明白,就能开智慧。
下面呢,佛是在这三炮的基础之上,
再进一步作较为细致的分别而已。
下面讲的是这个【力】,讲到这个【力】,
一般是在出现了有形有相的万法之后,
在作为“道种智,分别智”的基础之上来分析前面的【相、性、体】。
一般来讲是从“根本智、真实智”上来分析。
这后面已经进入了“方便智”来分析。
比如说:我这个人,我有什么用呢?我能吃饭,是不是?
下面是【如是作】。【作】就是造业。
我在吃饭、我在穿衣,我在做什么什么事,是不是都是【作】啊?
那么我在没有【作】之前,我“能作”的这个东西本来就存在,
那就是【力】。 比如我现在就有吃饭的力、穿衣的力、走路的力,
但是我吃也好,不吃也好;穿也好,不穿也好,
这个【力】是不是就存在啊?
开始造作的时候,它现出来就是【作】。
我们就是在研究我们的本来面目啊。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没有【因、缘】不能成【果】。
【因】和【缘】都是【因】。
【因】是“主因”,【缘】是“次因”,
或者讲【因】和【缘】都是【缘】。
【因】是“主缘”,【缘】是“次缘”。
一般地【因】是作“主因”,【缘】是“次因”。
一般也把过去世的因叫【因】,今生世的因叫【缘】,
或者把自己的因叫【因】,把周边别人的因叫作【缘】。
这个【因、缘】有“主次”之说法。
【如是果】
在【因】的当下就是【果】。但是要【报】呢,要待机缘成熟。
比如说你一个人杀了一只鸡,鸡遭到杀,当下就是【果】。
那你杀鸡的这个杀就是【因】。【因】即是【果】,
你将来,也要变成鸡被杀,
所以你杀鸡的当下这个【因】就是你将来作为鸡被杀的【果】,
这是肯定的。到了这种报,也许到下一世,也许到下十世,
哪怕是百世千世万世,你所造之业,
所作之【因】都要作为【果、报】现前,叫作【因、缘、果、报】。
【如是本末究竟】
这里的【本末究竟】是讲一个法,实际上就是讲,
在世间法里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个“否定之否定”规律,既有一个大的整个的过程,
又有无量的不断渐进的过程。
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处于【本末究竟】“否定之否定”之中。
所以第十个如是也是对前面九个如是的总结概括。
我们本来就是佛,这是【本】;
由于我们的无明妄想而堕落为众生,这就是【末】;
当我们由众生位回到佛的位置上去了,这叫【究竟】。
所以众生是对原本佛一次否定,
那么究竟成佛又是对在众生沦落位的一种否定
我们成了佛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佛了?已经不是了。
在原来那个“原始佛”之后,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
吸收了经验教训,而重新回到自在位置,所以叫“究竟佛”。
所以这个“究竟佛”看样子好像回到了原来那个自在的位置,
好像与原来一样,但是中间经过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
已经有了智慧,把这个“后得智”与“根本智”已经圆融起来了。
对这十个【如是】,
我们如上是从纵向角度分析了一切万法的演变规律,
这是我们从第一步来讲,打这个基础。
第二个角度呢,
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这每一个法都是讲【如是】?
【如是】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 。
【如是】就是讲〖如是我闻〗。
为了讲这个问题呢,
我们首先要把
【如】解释为“真空”,
【是】解释为“妙有”;
【如】解释为阿弥陀佛的〖阿〗,
【是】解释为阿弥陀佛的〖弥陀〗;
【如】解释为我们的真心,
【是】解释为我们的假名、俗名、俗相;
【如】解释为道理的“理”,
【是】解释为事情的“事”。
后一篇:[转载]卧轮有伎俩(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