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2023-12-01 09:54:34)
分类: 高级教师讲座和示范课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情况
一、高级教师开课课题和时间
1.2023年11月17日   柳影飞    开课课题《任意角》  23电子商务1班
2.2023年9月19日      倪郁朝   开课课题是《任意角》高一14班
3.2023年10月10日   陈海珊    说课课题是《函数的单调性》
4.  2023年11月7日  小允    公开课课题《任意角》高一2班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用几何画板辅助演示增函数的定义)

   (板书:增函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仿照增函数的定义,说出减函数的定义,并板书。

(2)如果对于区间I上的任意两点x1x2,当x1 < x2时,都有f(x1) >f(x2),那么称函数y = f(x)在区间I上是减函数,区间I 称为函数y = f(x)的减区间。如图(2) 所示                    

如果函数y = f(x)在区间I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称函数y = f(x)在区间I上具有单调性区间I称为单调区间增区间也称为单调增区间,减区间也称为单调减区间

强调说明:

1.  函数单调性主要是针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是一个局部性质。

2.  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即用x1x2表示。

环节从数学概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问:你能说出上述情境中的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吗?

追问:单调区间一定是闭区间吗?

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观察发现,.单调区间可以是开区间,也可以是闭区间。端点不在定义域内,必须写开区间。根据函数图像求得单调区间的方法叫图像法。

(三)例题解析

1  根据函数在R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写出其单调区间

(1)由图(1)所示函数图像可知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R,增区间为(-0],减区间为[0+)

(2) 由函数图像(2)可知函数y = g(x)的定义域为(-0) U (0+)增区间为(-0)(0+)

教师追问:图2的增区间能写成(-0) U (0+) 吗? 

注意:调区间必须在这个区间内连续单调递增或者连续单调递减。如果不连续,就把单调区间各自分开写,用逗号隔开或者用“和”连起来。

巩固训练:完成教材P95 2题  已知函数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如图所示,试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函数的单调性。

 归纳:从图像上,我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但是如果不画图,你能证明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吗?我们还需要从定义出发。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在比较f(x1)f(x2)的大小时,利用作差比较法,就可以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这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种常用方法——定义法

2  讨论函数f(x) = 2x + 1(-∞,+)上的单调性。

(-∞,+)上任取x1x2x1 < x2,则

f(x1) - f(x2) = (2x1 +1)(2x2 +1)

=2x1- 2x2

= 2(x1x2)

因为x1x2<</span>0,所以f(x1)f(x2) <</span>0,即 f(x1)<</span>f(x2)

所以函数f(x) = 2x + 7(-∞ ,+)上是增函数。

教师按照定义,引导学生依据定义,利用作差比较法,证明函数单调性。

归纳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1)取值:任取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且x1 < x2

2)作差:f(x1)f(x2)

3)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定号:判断差f(x1)f(x2) 的正负

5)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练习:讨论函数f(x) = -3x + 5(-∞,+)上的单调性。

学生板演,教师指导,并且再次强化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5个步骤。

想一想:由函数f(x) = 2x + 7(-∞ ,+)上是增函数,函数f(x) = -3x + 5(-∞,+)上是减函数,讨论函数f(x) = kx + b(-∞ ,+)的单调性。

小结:

k <</span>0时,f(x) = kx + b(-∞ ,+)上单调递减;

k>0时,f(x) = kx + b(-∞ ,+)上单调递增。

3  证明函数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在区间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上是减函数。

学生板演证明,教师分析讲解。

证明:在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上任取x1x2x1 < x2,则

 

x2 -x1 > 0,x1x2 > 0,所以f(x1) - f(x2) > 0,即f(x1) > f(x2)

所以函数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在区间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上是减函数。

归纳小结:如果要证明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我们还需要从函数解析式出发。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作差比较f(x1)f(x2)的大小,就可以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无需证明的时候,从图像上,我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分析其单调性。因此,数形结合是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单调函数的图像特征

2.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3.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法、定义法

4.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小结无论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是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曲线,一旦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变化趋势,便可以合理制定学习策略和生活计划。所以对函数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业布置

(二)任意角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名称

《任意角》

授课教师

黄丽琴

授课

班级

23级软件与信息服务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授课

时间

2023年9月21日

授课地点

高一(8)班

二、教学分析

教学

内容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第四章《三角函数》4.1.1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三角函数的研究打下基础,而且角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角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学情

分析

1.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了0o360o范围的角以及两种的概念,对本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软件与信息服务的学生动手能力和软件运用能力比较强。

三、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的含义

2.  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3.  理解角的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理解任意角和象限角。

教学

难点

理解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形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环节1:

 

开门见山

 

回顾旧知

 

 

 

 

 

 

 

 

 

师问1:你会画角吗?       

(教师请一人上台展示)

师问2:你还会画哪些角?

师问3:在初中,角是怎么定义的?

【定义: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师问4: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1.学生动手操作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2.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学生回顾旧知

 

 

4.0o~ 360o

开门见山,通过学生画出的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2:

 

实物导课

 

问题导学

 

 

 

 

 

 

 

 

 

 

 

 

 

 

 

 

 

 

 

 

 

 

 

 

用学生自己做的时钟教学,让时钟制作者上台展示:同伴之间一问、一演、一答形式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台上生问1:若时钟快了5分钟,分钟该怎么调准?(该生调节时钟,台下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台上生问2:若时钟快了60分钟,分钟该怎么调准?

台上生问3:若时钟快了120分钟,分钟该怎么调准?

台上生问4:若时钟慢了20分钟,分钟该怎么调准?(该生调节时钟,台下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问5:哪个角是我们之前没见过的?

 

师问6:这些角都是通过旋转产生的,那旋转方向有几种?

 

师问7:这两种方向什么关系?

 

师问8:在初中,如何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任意角】:(板书)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

零角:一条射线不发生任何旋转,也认为是一个角。这个角叫零角。

 

 

 

 

 

 

 

 

 

 

 

 

台下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逆时针旋转30o

 

2.逆时针旋转360o

 

3.逆时针旋转720o

 

4.顺时针旋转-120o

 

 

生发现:720o

 

 

生:两种

 

生:正好相反

 

生:正和负

 

 

 

 

 

 

 

 

 

 

 

 

 

 

 

 

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小组合作完成时钟制作, 并且通过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在平等的氛围之中变的更加生动,完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通过时钟,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抽象成数学问题,聚焦学科素养求创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环节3:

 

列举实例

 

生活数学

 

 

 

 

 

 

 

教师针对学生说的例子进行补充

 

教师出示:亚运会跳水等

 

 

学生生活举例

1.车轮

2.摩天轮

3.风车

4.轮滑

 

通过学生举例,比如亚运会跳水项目,意在结合当下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达到五育并举的效果。

 

 

 

环节4:

 

 

学以致用

 

再悟升华

 

 

 

 

 

 

 

 

 

 

 

 

 

 

 

 

 

 

 

 

 

 

 

 

 

 

 

 

 

 

 

 

 

 

 

 

 

 

 

 

 

 

 

 

 

 

 

 

 

 

 

 

 

 

环节4

 

自编自演

 

回归生活

 

 

 

环节5

 

设计作业

 

巩固求新

 

 

 

 

 

 

 

 

 

 

 

 

 

 

 

例题1:画出720o-120o的角

 

1.  教师板演画720o的图

2.  请两个学生上台画-120o

3.  师生一起总结画角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确定始边-确定旋转方向-确定旋转量-画出终边】;注意方向--逆正顺负

1.学生说一说720o怎么画

2.一起画-120o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该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任意角的概念,加深对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的理解。

4.请学生实物操作(圆规)——旋转出-120o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出现课堂小事故:

1) -120o转到了-150o

2) -120o只转到-900

师问9:没有转到位怎么补救?

1.针对出现的小事故学生思考:怎么补救

 

2.学生思考后发现:

转多了可以倒回一点;转少了可以接着转

于是得到:

-120o=-150o+30o

-120o=-90o+(-30o

 

 

通过学生出现的小事故,教师随机应变,重新生成课堂。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角度的运算与数的运算一致,也为接下来临时生成的课堂——两角和与差的思考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也体现了以生定教的教学理念。

5.思考升华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师问10:已知a如下图,那么a+90oa-90o怎么转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a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师问11:哪个角是所求的角?

6. 说一说α+β, α+β,- α怎么画?

师借助学生画出-α-120o的图位置各异引出:角的标准位置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上】

 

学生画一画、说一说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同时借助-a-120o,学生画出来的角位置多样为媒介,引入角的标准位置,也显得比较自然,不突兀。

 

7.师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20o的角

师问12:α-120o的终边落在哪里?

师问13:-90o 180o的终边落在哪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为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不属于任何象限,称界限角】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学生说一说,师生画一画

 

 

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2023学年第一学期组内高级教师开课说课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着三个作用:

1)强化角的标准位置;

2)引出象限角和界限角,

3)为变式学生画角做铺垫。

 

变式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角,

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90o           (2) -540o

 

 

 

 

学生上台板演

 

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拓展了数学思维。

变式2:上课到现在,分钟旋转形成的角多少度?并判断它是第几象限角

1)有一部分学生报出的答案是正角。

2)教师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知识的强化和补充。

学生利用身边素材,自己出题,并求解(变式2是学生出的众多题目中选取的一个)

通过自己取材出题,

让学生再次对抽象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更能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7、  作业布置

1.填空:

1-15o是第      象限角(2795o是第      象限角

3163o是第      象限角(4-460o是第    象限角

2.时钟从810分到950分,分钟转过多少度?

3.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以下3个角:30o       300o       -330o       

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2让学生巩固新知,练习3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五、板书设计

                                          4.1.1任意角

1.任意角的概念                    1:                         变式2:

正角:

负角:                                                                

零角:                             变式1:                             

2.象限角与界限角

六、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师利用课堂学生出现的小事故,立即改变原有思路,重新生成课堂,一节本来很平常的课,由于小事故的出现,变得非常丰富与精彩。

2)以生活时钟创设情景,看似平常,其实不然,从学生思维起点和生活经验入手,体会数学与生活相关联,再以问题链的形式,从具体到抽象,引入任意角的概念。

3)学生编题给课堂带来了惊喜,竟然能用现成素材编出变式2,而且与时钟引入做到前后呼应,使本节课从情境中引入,最后又回到情境中。努力方向:现代化软件的制作和应用,是我一直需要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