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阳县团队赛研

(2023-12-01 09:30:44)
分类: 说课活动
                                                      平阳县团队赛研       
一、比赛时间:2023年11月23日   
二、比赛地点:万全综合高
三、比赛程序:磨课通、研主题、理文案(自评加反思、评效果
四、最后的案例
淑萍:看了2份团队赛研的案例,想提醒各小组理文案的主理人:
1.团队赛研的理文案的案例,不是一般的教学案例;
2.文案至少需要体现本次团队赛研的几个构成,如案例描述部分,需要分别阐述主题内涵、团队研课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案例反思部分,除了教学反思还需要体现团队合作的反思。
五、理文案仅仅是5分钟左右自评啊,说白了就是把文案中要写的,自己这个团队整个周期内做的事情,分几个层面把它说清楚,一个核心多个维度
     “故”知“新”  “道”“业”“惑 

 确定《任意角》课题后,我们团队经历了6次试课,三次以上的磨课。

第一次磨课,我们的思路是通过学生画角引入课堂,再回忆初中角的静态定义,联系生活中调时钟快慢构建任意角概念。对新教材中的探究与发现的解读采取了无视的态度。我们团队发现我们的课堂比较陈旧,知识立意。

第二次磨课,我们查找初中角定义,初中就有从旋转角度定义角。于是复习初中角的动态与静态两种定义和角的范围,旧,新知。

创设实物钟调快慢情境中,细化问题导学哪一个角是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进而引出了高中阶段对角进行推广的必要性。再问学生旋转方向有几种?这两种方向有什么关系?在初中如何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等问题,从学生思维底层设计问题链为引入任意角做了思维铺垫

《任意角》作为三角函数的起始课,从学生角度出发,也有个疑问,我为什么学它?我需要它吗?数学学习是基于生活的需求,数学不是无中生有,故挖掘生活中的任意角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聚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对教材中的探究问题,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入手,先问学生平阳县团队赛研怎么画?再到平阳县团队赛研平阳县团队赛研怎么画,但对怎么引到角的运算,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自然心存疑问?课的预设转向能力立意,不仅仅授业,而且传道,但觉得“道”的含金量不够?

经过4次试上,第三次磨课。-120o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个角,教师用量角器做了教具,让学生实操,结果学生转多了,转到-150o,学生不知所措,其他学生提示,叫学生回转,教师灵机一动,转多可以回转,那转少了呢?以课堂小事故重新生成课堂,从角的具体运算-150o+30o-90o-30o=-90o+(-30o)两条式子,到一般运算,让学生自然建立了角的旋转就是角的运算数形结合理解了课本上的探究借着学生的小失误,重新定义课堂,以生定教,突破难点。

几番讨论,形成了六位一体的课堂构架。第三环节列举生活实例借助聊一聊亚运会,播放全红婵跳水视频,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品格修养,达到五育并举。

第五环节中自编自演让学生编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思想。

唐代韩愈《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教授学业;解惑,解答疑惑。从学生思维底层,设计问题链,解决学生的疑问。然,传道在其首,道乃思想数学课堂中的“思想”是数学思维、数学核心素养和品格修养,本节课渗透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中的五大素养,(通过时钟与任意角,把实际情境抽象成数学问题,从特殊角到一般角进行逻辑推理,通过角的旋转培养直观想象能力,通过象限角的运算培养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学生自编题,引导学生简单建模。)开放式的课堂内容形式下,是形散“道”不散,润物细无声,把思维的建构、能力的培养,素养的熏陶,品格的提升渗透在课堂各个环节。本节课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实现知识与能力双立意,学科素养与品格修养双培养。 

六、活动内容

1、磨课堂:聚焦主题课例展示

“素养课堂”为导向,呈现关键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和有效落实,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努力让学生“学足学好”,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上课时间40分钟,上课的老师需在1117日之前将上课的课题及年级段发给活动承办学校教科室主任格式为“所在学校+上课老师+年级段+课题”)

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正喜677508;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曾淑萍636181;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蔡一鹏655166;

万全综合高级中学——张静611252。

2、研主题:回答三个问题

(一)阐述主题产生的缘由(回答“为什么”,即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

(二)阐述主题的内涵(回答“是什么”,即这个主题包含哪些内容

(三)基于主题的研究回答“怎么做”,即怎么进行基于主题的课例研究和主题教研活动

阐述时间8—10分钟。

3.评效果

1先是理文案的老师现场简评本队的工作。简评作为研究成果(理文案的组成部分,占分5分,根据现场效果,反思主题教研活动的得与失。

反思时间3—5分钟。

2后是负责评课的老师现场点评其他团队的课按上课顺序:A队评B队、

B队评C队、C队评A队,或A队评B队、B队评A,评课的其中一点必须围绕对方团队的教研主题。

评课时间8—10分钟

4.理文案

“教研案例”的形式呈现“团队赛研”的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体现集体智慧。“教研案例”一般包括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三个部分,字数在3000-3500字为宜。

上交时间:现场展示结束三天内发至邮箱zxx@pyjy.cn

五、赛研各环节分值

总分

研主题

磨课堂

评效果

理文案

 

100分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现场阐述5分;

整理文案20分)

说明:一等分值范围:20-24分;二等分值范围:15-19分

六、现场展示时间要求

严格按照各环节规定时间执行,各环节倒计时1分钟举牌提醒,超时1分钟

1分,超时2分钟及以上排名即靠后。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2023年1114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平阳县团队赛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