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赛期间,奥林匹克之家绝对是一个流泪和狂欢的好地方

(2016-08-17 18:58:37)
标签:

杂谈

VICE体育|比赛期间,奥林匹克之家绝对是一个流泪和狂欢的好地方

喜力荷兰之家(The Heineken Holland House)位于里约列布隆一家改造后的俱乐部里,其中专门有一间用来让人哭泣的屋子。想要进入这个屋子,你必须走过泳池和池滨酒吧,经过播放着奥运比赛的两层楼高的银幕,接着上台阶到二层,路过纹身机,沿着栏杆一路走过荷兰 DJ 们的夜夜碟声 —— 它就在这一片喧嚣之中。

哭泣室是一个私密空间,里面有几个电话亭大小的隔音间和一张沙发。在这儿,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哭,尽情释放情绪。早在喜力荷兰之家还不太出名的时候,它的初衷就是成为运动员及其家属的休息场所。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喜力的营销团队收到消息,官方禁止运动员家属进入奥运村,荷兰运动员哪怕是想见见他们的亲友也不行 —— 在获奖后的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成功的喜悦是人之常情,而这些运动员们却无处可去。

鉴于此,喜力与荷兰奥委会达成合作,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奥林匹克之家。在1992年,它只是个扎在巴塞罗那港的帐篷,仅供运动员及其家人团聚。而就像所有和奥运沾边的事一样,荷兰之家经过不断成长和扩张后变化巨大,人们几乎已经认不出它的原貌。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期间,荷兰之家首次向所有人开放,继而很快就被挤爆了。

喜力全球赞助总监汉斯·埃里克·图伊特(Hans Erik Tuijt)告诉我们,“那时候,大家来敲门的时候都装作是荷兰人,为了进这间屋子努力说着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荷兰话。” 自从那次在澳大利亚为喜力工作后,他在之后的每届奥运会期间都为其工作(除了2002年盐湖城那届)。

其他国家也注意到了荷兰之家的成功。今年,在里约有超过35个隶属于各国奥委会的奥林匹克之家,其中27家被 列入 里约2016官网。它们多数没有身份限制(尽管你可能需要提前购票),但加拿大、中国、英国、意大利、波兰和美国之家就仅对运动员及其亲属和某些特邀嘉宾开放 —— 事实上,VICE 美国曾谢绝了美国之家的媒体参观邀请,因为美国奥组委要求记者签署一份弃权申明,刨除其他原因,主要是为确保记者们今后 “不会为难美国奥组委、美国奥运会选手和残奥会选手及候选人,或是美国境内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的开展”。

包括 Nike 和 NBA 在内的一些公司团体创建了独立于奥组委的私人奥林匹克之家。Nike 拥有两处住所:奖杯之家(the Copa House)里住着他们的营销和通信团队,这是一间位于居民楼十五层的顶层公寓,你可以在这里俯瞰科帕卡巴纳湾(Copacabana)的沙滩排球比赛场地;另外一间是在巴拉(Barra)的耐克之家(the Nike House),它位于运动员的主赛场奥林匹克公园附近。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33833/1471232909DSCF1663.jpg

科帕卡巴纳的耐克奖杯之家。图片来自作者

尽管每个奥林匹克之家主题各异,但它们多数都借鉴了喜力荷兰之家。这是一个供运动员放松的奢侈场所,一个本国文化的秀场,也是一个供商人在当地寻找合作机会的展示区,但主办方说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让获奖运动员有地方庆祝胜利。每个奥运之家都设有纪念品商店。

大多数奥林匹克之家会有一些为自己国家做宣传的广告噱头 —— 多数和奥运毫无关系。韩国之家的特色是 “经典的卡里奥卡海滩派对、跆拳道表演、霹雳舞和韩国音乐,届时还会有冬季运动展览”(韩国平昌是2018年冬季奥运会的东道主),瑞士之家有 “户外人工溜冰场”,非洲之家(由所有非洲国家奥委会共同设立)有 “56座飞机模拟器”,丹麦之家有里约形状的乐高模型,而匈牙利之家的 “水吧” 供应16种矿泉水。

这个创意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这个现象,创始人图伊特表示受宠若惊。“好的想法总是会被抄袭,所以这是一种褒奖,谢谢你们。” 但其实,他的大度很可能是源自一种优越感,他接着说道,“逛了那么多奥运之家,还是觉得我们最牛。”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33834/14712331059-pic.jpg

红色记号是仅限邀请的奥运之家。说明源自 里约2016官网

喜力荷兰之家的哭泣室首次亮相于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一名奥运选手在获奖后会先后经历媒体采访、兴奋剂检查以及其它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流程,如此紧密的安排没有给选手留下足够的情感空间。图伊特解释说,运动员和他们的家人没有时间去消化 “这么多年的牺牲终于没有白费” 这件事。他们通常得忍上好几个小时,直到躲进没人的地方才能释放情绪 —— 而当感情涌上来的时候,那将是热带风暴登陆一般的爆发,“这必然是感人的一幕,但不一定是美丽的一幕。”

当被问及使用哭泣室的运动员数量是否很多时,图伊特连连答道:“当然,当然。”

人们或许觉得奥运之家应该充满了酒精的味道,但喜力荷兰之家却比其它地方更加朴实。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片运动员绿洲的业务重心还是已经稍稍偏移,现在它更像是一个派对场所。2012年,喜力荷兰之家进驻了伦敦历史悠久的亚历山大宫,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里约,近乎每晚都有4千多名非荷兰人来这购买45欧元一张的门票。一些俱乐部的员工粗算了一下,人群中有40%的荷兰人,40%的巴西人,剩下的20%来自世界各地 —— 上周六晚我也意欲拜访,可惜门票已经售罄。

荷兰之家的200名员工是从3000名荷兰籍志愿者中选出的。喜力专门雇佣了一家公司来审查这些志愿者是否具备 “友好和热情” 的品质 —— 但客观地说,我所见到的最大特点是每个志愿者都长得很好看。

在入选后,志愿者会乘飞机到里约,然后被安置在距离俱乐部5千米的酒店内。为了运送员工,喜力公司将他们的通勤自行车空运到了里约,而在比赛结束后,他们将把这些自行车捐赠给当地居民。

尽管奥运之家充满了俱乐部的氛围,图伊特还是强调,荷兰之家的首要服务对象是运动员。除了哭泣室外,运动员还有自己的私人会所。当荷兰运动员抵达里约后发现奥运村尚未完工时,荷兰之家派了15名志愿者去修缮,还雇佣了几个电气和管道工程承包商。

当被问及 “扩张规模和夜店氛围是否改变了荷兰之家初衷” 时,图伊特回避了重点,含糊地回答道:“现在这样很好,我们可以赚更多的钱,这里足可以容纳一万人。” 但他不免回想起1992年帐篷中的温馨时刻,于是补充道:“往日的感觉不会再有了。”

作者:Aaron Gordon

翻译:AlexDrum

没看够?

比赛期间,奥林匹克之家绝对是一个流泪和狂欢的好地方

比赛期间,奥林匹克之家绝对是一个流泪和狂欢的好地方


比赛期间,奥林匹克之家绝对是一个流泪和狂欢的好地方


更多内容点击:www.vice.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