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过去的十年中,西方人不断地涌入亚马逊,只为一尝当地名声远扬的神药:南美皮卡木。在丛林中,这种植物又被称为 “灵魂之藤” 或 “死亡之藤”。在美国,南美皮卡木被列为序列一类毒品。一直以来,它都因其使人神魂颠倒的强大功效而被人称道,其他毒品则无出其右。
死藤吸引西方人去亚马逊的理由有很多。有的为了寻找精神顿悟,有的期待着可以治愈怪疾,还有的则是试图减轻难以释放的悲痛,或者为了抗抑郁 —— 当然也有人是为了图一场酣畅淋漓的迷醉。正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在从秘鲁到巴西的整个亚马逊流域,散落着成百上千个 “死藤隐居所”,静静地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然而就在西方人沉醉于死藤的魔力中时,并不是所有的亚马逊人都欢迎这种死藤旅游。
比达尔·杰奎阿(Vidal Jaquehua)是一个地道的盖丘亚族(Quechua,又译克丘亚族)。对于死藤旅游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他表示很担心。比达尔生长在秘鲁的库斯科高地,他经营着 “你好冒险旅行社”(Adios Adventure Travel),然而有意不开放死藤隐居所的服务,尽管这项业务在业内已开展的如火如荼大有吸金之势。
“它的名字都告诉我们那是死亡之藤,是不可亵玩的,” 比达尔对我说。“我们不提供那种套餐。因为我们尊重我们的人民的传统。我们相信有些仪式并不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因此必须被理解也被尊重。”
比达尔一直尊崇 “践行传统而不是用它赚钱” 的哲学。但是很多其他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做着恰恰相反的事。他们开设死藤隐居所,然而有些隐居所里并不会指导游客如何正确地死藤接触。
“死藤在外国游客中越来越出名,却在印第安人中逐渐失去它的吸引力。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伪萨满来满足这个需求,” 住在哥伦比亚灵气大师瓦莱丽·迈克尔(Valerie Meikle)说。她见证了莱蒂西亚地区伪萨满的崛起。
“这意味着死藤的仪式已经明显失去了它原有的效果,很多时候为了取悦那些出手阔气的外国游客,仪式本身也被改造而变得低俗,” 她说。
而土著的人权组织也正是担心这种商业投机。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非营利组织 “文化遗风”(Cultural Survival)就是这样一个反对死藤旅游的组织,他们正和当地居民联手保护当地的文化。
“死藤代表着一种扎根在特殊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实践,是不可以被商业化利用的。人们应该将它作为一个平民社区的神圣文化实践,” 文化遗风组织的媒体负责人阿格妮丝·波泰勒瓦斯卡(Agnes Portalewska)说道。
南美卡皮木。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尽管这些人认为死藤的商业化已经腐化了这个仪式,也有人认为商业化行为确实为这一区域带来了关注度。人们对死藤重新燃起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当地文化的 “文艺复兴”,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逐渐关注这项年代久远甚至有些被遗忘的传统。而日渐增加的死藤隐居所,也为这一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源源不断地输送来了救命的资金。在秘鲁,像伊基托斯那样的小镇,已经借助死藤旅行重振了经济,而秘鲁也宣布死藤为该国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亚马逊人的身份本身并不能证明他就有资格做死藤仪式,同样,那些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亚马逊人也并不一定就是在用死藤挣钱。” 出生在亚马逊哥伦比亚流域的慈善家兼死藤研究者路易·爱德华多·路纳(Luis Eduardo Luna)说道。“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学会任何东西,任何人也都可以教会其他人任何东西。”
然而问题依旧存在:到底谁从中获益?收益又去了哪里?
“这些亚马逊土著是这个地球上最贫穷也是最边缘化的人群之一,” 在英国与哥伦比亚合办的非营利组织雅戈塞洛斯(Yageceros)工作的赖思丽·维拉(Lesly Vela)说。她所在的组织致力于保护亚马逊哥伦比亚流域土著居民的传统文化。
尽管有很多萨满 —— 包括本地和外国的,也不管真假 —— 雇佣着当地的原住民,也为当地社区做着贡献,还有很多人并不愿意这样做。
“死藤旅游在西方世界的兴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得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 赖思丽说。“它确实让一些人变得非常富有,但作为这项文化实践发源地的土著社区却依旧挣扎在贫困之中,还面临着包括环境和社会的很多问题。”
死藤这种带有民间色彩的文化实践的兴起,确实带火了西方人对其产生的理想和期待。有些原住民为了满足旅行者的需要,也改变了他们的传统做法,而一味迎合外国人心中的设想,尽管这种设想往往和当地文化格格不入。
早在1999年,亚马逊哥伦比亚流域的原著死藤治疗师联盟就发表宣言指出,“连我们的同族兄弟们都不再尊重我们的医药传统,到处误导群众,将我们的文化象征当做商品卖到各个地方。”
有些土著文化里并不包括死藤的原住民也正逐步将死藤纳入他们的新传统,企图分一杯羹。这种 “新传统” 已经扩展到了整个亚马逊地区。
作者:Ann Babe
翻译:姜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