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图片由丽亚·坎特罗维茨(Lia Kantrowitz)提供
史蒂芬·科尔斯(Stephen Coles)博士创立了老年学研究机构(GRG)。他痴迷于研究延缓和逆转衰老的方法,但还没等到成功,就在73岁死于癌症。但是,他将自己的大脑冷冻起来,一旦出现可以将他的记忆上传到电脑的技术,他就能继续这些研究了。
专门记录他终身研究成果的网站似乎也同时冻结了—— 网站是 Angelfire(搭建和开通网站的免费平台——译者注)式的 web 1.0,现已荒废。科尔斯的助手在等待他复活的同时,正忙于校验那些自称超级百岁老人的情况是否属实,查看他们的年龄是否真的超过了110岁。尽管这个机构似乎不再举办任何活动了,但仍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工作者们负责挖掘年龄记录,另有一众科学家尝试着尽可能延缓死亡的到来。
大约两周前,早上醒来时我感到手麻。像个无助的小孩一样,我认为这种感觉意味着我离死亡不远了。对死亡的恐惧让我自然变得对 GRG 的研究很感兴趣。毕竟,读到抽了一辈子烟的妇女活了122岁的故事,还是让我极感安慰的。
最后,我决定进一步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于是联系了 GRG 的研究和数据库分组负责人罗伯特·扬(Robert Young)。他在两岁时就能指正别人的语法错误,继而成长为爱跟别人吹嘘自己是个神童的大人。但是当谈到统计学时他就认真起来:他比别人更了解死亡。虽然我的忧郁症没有通过那次交谈就得到治愈,但是这个老年学家确实教会我挺多,包括人类的最长寿命、在细胞水平上的老化意味着什么、以及一个女人的故事 —— 她被称作“长寿界的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of aging”)。
VICE:你之前就对研究超级百岁老人感兴趣吗,甚至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罗伯特·扬:
10岁的时候,我得到我的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除了世界纪录保持者是118岁的男性之外,大部分长寿者都是女性,剩下的男人都没超过113岁。这件事有点蹊跷,并让我对年龄校验开始感兴趣 —— 后来事实证明,那个男性纪录保持者确实多报了15岁。
GRG 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过自己要长生不老吗?
简单来讲,目前GRG有两个主要部门,其中一个由科尔斯博士的继任者管理。科尔斯博士在1990年创立了 GRG,2004年过世,很不幸,他只活到73岁。对于其他科学家来说,那时 GRG 的目标是将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衰老过程和潜在的治疗方法。那时大家认为西方药品太过专注于治疗衰老的症状,不注重治疗引起老化的病因。那时的科尔斯博士的想法是,如果将一群智慧的人聚在一起,很可能就会得到好的研究结果。
年龄校验的历史是什么?
19世纪起,随着人寿保险的出现,这件事就开始了。保险精算师尝试找出人们存活的时间,以此计算保险的利率。除了小型精算研究领域之外,对超级百岁老人的小规模研究也在逐步开展。
1998年,当 GRG 决定开始对年龄进行记录时,相应的数据库还没有出现。在美国,五百万人中约有一人可以活到110岁或更老。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很难将这些人计入数据库。但互联网出现后,我们能够从全世界收集信息,并将他们列为一个人群组。
自从1995年 GRG 联网后,这21年来一切变化得太快了,智能手机则在2007、2008年前后兴起。要知道在2004年,Ancestry.com(全球最大的家谱网站 —— 译者注)只将美国人口统计数据的20%联入网络;而在2000年,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年龄极大的老人的资料,你必须使用老旧的手摇新闻影片机去查找。哇!想要看完每一页每一行,得等到猴年马月。
我感觉每个月都有最长寿老人过世的消息。你会不会说 “噢,天哪,我们怎么会错过她?” 或者你遇到过报上来的人明显对年龄撒谎的吗?
事情是这样的。总有全世界最长寿老人在过世,这里面其实有点误会。首先这不是真的:自从1955年吉尼斯开始追踪年龄,这些人过世的间隔时间平均大约是1.6年。但问题在于,确实存在未经我们核实的声明,有人会自称年纪比最长寿的人还要老,这件事被媒体报道过。如果你上网查《极端长寿神话的类型学》(Typologies of Extreme Longevity Myths),社会保障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超过98%的声明最后被证明与事实存在出入。而美国的数据已经是全世界质量最好的了,所以你可以想象,如果你试图看110年前的一些地方,像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是没有那些长寿记录的。
你也会听说长寿神话,只不过那是人们的想象超越现实的产物。所以如果你没有出生日期记录,你就会瞎猜自己的年纪。过了80岁后,人们开始夸大自己的年纪。在80岁之前,人们会把年龄往小说。我觉得这是由于青春,虚荣心在作怪。但是当人们到达某个年纪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想隐瞒,反而引以为荣 —— 通常是曾祖母辈的人或是村子里最老的人 —— 然后这就变成了一种骄傲的资本。另外一个原因来自对死亡的恐惧。当你听说一个130岁的老人如何在偏僻的树林里生活时,感觉还是挺有希望的。
来点实际的吧。可能的话,我最长能活多久?
科学地讲,目前活到127岁的可能性是万亿分之一 —— 也就是说,没可能。活到115岁到120岁,这已经是被我称为 “不可能的可能”("probable impossible”)。也就是说大概只有1%的机会,但也只是一个可能性。在120岁到127岁之间的可能性真的是完全没有。当我们看统计资料时,目前有2500例110岁以上的老人,活到118岁的只有两个。
想要在仅仅8年内,就从这2500人中活到那2人的岁数,对我而言太难了。寿命是有最大值的,自然死亡比意外死亡 —— 被一辆公交撞了,中枪了,生病了 —— 的几率更大。而自然死亡必然与生物特性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每种哺乳动物而言,最长寿命是不同的。最老的猫是38岁,最老的狗大约30岁,最老的老鼠是4岁,最老的大象是78岁,最老的人是122岁。鲸鱼似乎比人更长寿,记载中最老的鲸鱼是211岁,乌龟则可以活到200来岁。
龙虾难道不是长命百岁么?
这么说吧,一些物种,例如龙虾和蛤蜊,为了避免衰老,只能不停地生长。蛤蜊每年都长一圈年轮,龙虾的个头也在不断长大。人类在20到25岁之间就停止生长了,而大多数物种停止生长后就开始进入衰老期了。所以,生物钟设置好的这些时间节点就成了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
人类似乎有大约100年的存活时限。细胞分裂的平均周期是两年,细胞分裂大约50次。想活到115岁,你得比正常人的衰老速度慢15%。活到122岁的珍妮·卡门(Jeanne Calment)被称为长寿界的迈克尔·乔丹。可问题是,练再多篮球也不会让你像迈克尔·乔丹一样,对吧?但是,如果迈克尔·乔丹从不练习,他也不会那么出色。所以你必须试着做到最好来发挥自己的潜力。不过即便如此,你也不可能轻易成为长寿明星。
之前你提到,我们应该关注治疗衰老本身而不是衰老症状。我现在可能连衰老的定义都不清楚。
这确实是个问题。科学家们对衰老的定义意见不一。由于长期低效运作,新陈代谢的过程导致了损害累积。所以衰老是固有的,这是生物性衰老,体现于外在机体的衰老。比如,如果你总是暴露在太阳光下,你很可能老得更快,这是次生效应。如果你抽烟,你更可能老得更快。
现在,50个最长寿的老人里有48个是女性。为什么?
过去的一些观念是不可信的。例如,有人说是因为更年期和荷尔蒙的作用。我们从 GRG 的数据中发现,女性在每个年龄阶段活的都比男性久,甚至在受精卵阶段。男性与女性的出生比例是125:100。这是一种生物补偿,因为男性胚胎有着更高的死亡率。总体上男性数目超过女性,比例大约是105:100。高死亡率意味着在13岁之前,女性和男性的生存几率是平等的。这似乎是一种生物效应。
有一个被称作 “双X假设”(Double X hypothesis)的概念。由于 Y 染色体更小,在 DNA 绝大多数的图谱里都是 X。通常,如果一个男性的第一个 X 染色体出现问题,比如色盲的基因缺陷,那就倒霉了,他铁定是个色盲。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她们色盲的可能性要小很多,因为只有当她们的两个 X 染色体都有缺陷时,色盲才会表现出来。所以比起只有一个 X 染色体的男性,她们有两次机会来逃过一劫。
最长寿的老人在哪些国家?哪些饮食、生活方式或者地域是超级百岁老人的汇聚地吗?
世界上,人类的最长寿命差不多。苏珊娜(Susannah Mushatt Jones)在5月12日过世时,享年116岁,她是美国人。欧洲最长寿者也是116岁,日本的则是115岁,这些人年纪都很相近。苏珊娜去世后,美国现在还没有116岁以上的老人在世,北美最长寿的老人住在牙买加,也116岁了。通过这些例子,我们看出长寿年龄随地域的变化甚微。
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是有的,会使寿命产生两到三岁的浮动,比如温和的气候里更容易出现超级百岁老人。这很有意思 —— 目前为止瑞典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超过113岁。但在加勒比海,日本南部和南欧这些地方,同样的人种则活得更久。不过,你必须注意,我们依据的是这些地方从110年前开始做的记录系统,大约98%可利用的记录是从像北美、欧洲、南美、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地方得到的。全球还有很多的区域没有或者鲜有记载 —— 比如沙特阿拉伯。过去,沙特阿拉伯的一些统治者不做出生记录。中国则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生登记,因此在21世纪60年代之前,我们看不到中国的长寿数据。
我恐怕找不到自己的出生证明了。如果我老了,如何验证我的年龄呢?
网上有大量的记录。如今,验证的关键,是确保活着的人对应于出生记录里的那个人。所以基本上,我们需要三个关键数据来确认。一个是在出生地或其附近,找出唯一识别标记,将出生记录里的人和真人对应。我们希望近期的验证材料包括这个人的信息和他的样貌。第二,我们还需要一个中年记录,例如婚姻证明或者参战记录之类的东西帮助捋顺履历。如果这个人在一个地方度过终生,和家人一直保持联系,出现在人口普查配对,这就证实了他就是出生证明里的那个人。但如果这个人消失了,这就成了棘手的问题。
你觉得活那么久有意义么? 对于115岁的老人,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呢?
我遇到过50多个11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不过有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你不能将他们归为一类。我们知道一个116岁的妇女住在她自己家,能借助步行器走路,在家附近温迪快餐吃饭,看电视,也能接受采访。她还能和曾曾孙子经常见面,这是一个生活质量特别高的例子。然而,另外一个同样是长寿的妇女,每天卧床21小时,仅仅清醒3个小时,不能离床。这是挺悲惨的境况,活那么久的意义对她自己来说已经不太大了。大多数人的情况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我还想补充一点:长寿者的健康状况通常都是很好的。几乎每个活到115岁的人,都可以独立生活到100岁左右。所以我们需要剔除 “我还有30年就要住养老院了” 这样的想法,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长寿老人都是因何过世的呢?
肺炎是115岁以上老人的头号杀手。虽然科学家们不愿意承认,但在许多例子里,衰老过程本身就是原因。很多情况下,他们就在房间里睡去,然后再也没醒来。
我读了网站上的新闻,科尔斯博士被冷冻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对,他的大脑确实被冷冻了。好吧,我们在未来可能会将人脑的记忆上传到电脑,这个想法确实很前卫。目前现有的科技还做不到。所以如果你将人脑冷冻,100年后有可能实现将记忆编码。
这是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吗?
我还不确定。你要知道,花100000美元(保存一个大脑)是可行的。在科尔斯博士的例子中,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同意将他的大脑保存起来。科尔斯博士研究过许多不同领域 —— 机器人学,人工智能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可以将一个睿智的大脑储存,为何不选择像科尔斯博士这样的呢?
所以人类寿命的最大值是122岁,对吗?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个年龄变大吗?
目前调查到的上限是122岁,如果一切顺利,127岁也是有可能的。这些在未来可能真的发生。
目前为止,还没有哺乳动物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突破寿命上限,只有果蝇做到了。这个领域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实现突破。但比科学突破更为有意义的是,现在的人已经比110年前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活到116岁的苏珊娜出生在种族隔离的阿拉巴马州。由于极度贫穷,她的家庭常常以物换物,也没有体面的医保,所以我觉得我们仍会在维阿利看到寿命的延长。过去的人们没有良好的条件,但是也能活到116岁。现在生活条件转好,我觉得多活个5年,甚至7年,问题应该不大。
作者:Allie Conti
翻译:田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