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方便面变成了健康食品

http://vice.cn/Public/kendeditor/attached/image/20131126/20131126113647_82389.png
一锅已经满溢的方便面(配料:西红柿+白菜+鸡蛋+芝士+蟹肉棒+豆腐泡)
我一直坚信年轻人都爱吃方便面,至少我身边的年轻人们。
从我会吃饭起,我和方便面的纠缠就开始了。五岁前,我们一家三口住在铁路旁边的职工楼阴暗潮湿的一层,白墙水泥地,火车经过的时候窗框会哐啷哐啷的颤抖,关于方便面的记忆就在这里凭空出现了。一碗记不清是泡的还是煮的方便面,是我妈做给饿着肚子喝酒的我爸吃的,我爸叫我也来分食一些,吃没吃面我不记得了,但他把里面仅有的四片虾片都让给了我,是四片粉边白芯的虾片,味道鲜极了。我坚定地相信,这是从一只虾纵切下来的四片货真价实的虾肉。
方便面在当时好像是个时髦玩意。老人家们疼爱后辈的表现之一,就是煮方便面给孩子们当早餐。住在奶奶家的时候,每次醒来就能看到炉子上正在烧水,我坐在炕上一边磨蹭着穿衣服一边死死盯着锅里,看到里面渐渐有小气泡冒上来,然后一块完整的方便面面饼被放进去,等面饼煮散了再放粉包进去,没一会儿整碗面就在我面前了,散发着浓郁的味精香味,面条筋道有嚼头,不软不硬刚刚好。如果是在姥姥家,那就是用比较高端的煤气灶了,姥姥会煮有肉酱包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并且慷慨的在里面打一个荷包蛋,然后锅里就浮起一层细腻的蛋清泡沫。每一次我都先吃面再吃蛋再喝汤,最后沉浸在饭后瞌睡神游的状态中,觉得此生无憾。
小学三年级前后,我掌握了使用煤气灶的技能,开始自己煮方便面吃。那时候吃来吃去好像也只有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香菇炖鸡面、鲜虾鱼面和面霸120,于是决心对方便面不离不弃的我边开始 “求新求变” 地放火腿肠、西红柿、白菜、油菜、菠菜等一堆配菜进去,酱色的方便面开始变的多彩并且大锅。
小学毕业后,我去了中午要在学校吃午饭的中学,也终于也有了消费决策权。每到饭堂午餐吃腻的时候,我就兴高采烈的去买小卖部的碗面,一连吃几天 —— 因为小卖部只卖一种口味的,所以大家就换着法的吃。除了常规的加火腿肠泡着吃,还多出了捏碎了洒粉包干吃,把汤倒掉拌着肉酱包当拌面吃(虽然我后来发现这其实也是常规吃法)。但不管怎么吃都是红烧牛肉味,吃到后期就开始觉得疲惫了,一度到了看见那种碗面包装就头疼的地步,于是对不同口味的需求也就与日俱增了。那之后,我最爱的活动之一就是去超市里逛五颜六色的方便面货架,并且立志吃遍每一种口味每一种品牌。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康师傅亚洲精选系列里的蟹黄鲍鱼面,那种味道在我的方便面鉴赏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真的是难吃至极!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奇葩的口味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
上了大学,方便面更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无数个埋头赶论文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我都是在楼下买了碗面泡好水颤颤巍巍的从一楼端到六楼,一边盯着屏幕一边吸溜方便面,面条吃完了喝汤,喝完汤再意犹未尽的把沉底的碎面条扒到嘴里,最后对着空碗怅然若失。为了健康养生以及更好的口感,我还尝试了先拿开水烫一遍,倒掉热水再拿冷水冲一遍,再拿热水泡好的新吃法,面条的确更 Q 弹了,而汤也不那么油了。每当我吃够了泡面,或者出现在学校食堂觉得 “今天想不到要吃什么怎么办好绝望” 的情况,我就会去学校旁的韩餐厅里来一碗辛拉面加个蛋。这种面比平常吃到的方便面稍硬,有辣白菜的鲜辣味,再倒3到5秒的醋进去,喝完汤浑身发热,这一天的希望便又被点燃了。
后来连韩餐厅里的辛拉面都吃腻了,我感到没有新奇东西可吃。在这段与消退食欲对抗的时期,我痛定思痛决定出去住,自己做饭吃。搬进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去超市买方便面,各种口味来一样,每天都不重样。终于,我又过上了随便往方便面锅里丢食材的生活。
现在我每次煮方便面最不能缺的是芝士 —— 我在地球上最爱的食物。大孔的瑞士芝士最好,打开闻有一点菌类发酵的酸臭味,但只要丢一片进去汤汁就会变的浓稠香醇,面条的口感也会变的更加顺滑,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快要崩坏的芝士世界里吃最后一碗方便面,坐在正在融化的芝士长椅上大口吃面,带着末日的悲壮感又有醉生梦死独霸芝士世界的颓靡感,好像吃完了这碗面整个人就会掉进芝士的漩涡里永世不得翻身,也不想翻身,这其中美妙,实在是难以言说。
有养生针灸打坐的朋友劝我少吃点方便面,因为它们似乎要很久才能代谢掉,对肝脏是个负担,于是我将食用频率从每周三四次减少到了每周一两次,并且减少对调料包的使用,开始自己搭配调料,放盐、鸡精、胡椒面、花椒面、姜面进去。最近我又鼓捣了一种新吃饭,用当归黄芪枸杞熬的水煮方便面,当然别忘了加芝士,中西食材(药材?)相结合,隐隐有一种用小肥羊底料煮方便面的气质,美味又益气补血,饱受批评的方便面摇身一变成了养生药膳,每次吃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身上又多了几分超然世外的老奶奶气质。这种变废为宝不断再创造的感觉真是莫名的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