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上的那场对话

标签:
对话交流精神活动刘小枫指点 |
她的作品《落樱缤纷》。优雅之人,出优雅的作品。好喜欢。
她曾在798艺术区的工作室,是楼上楼下,楼下是工作室,楼上是生活区。
工作室里,挂着她的丝麻衣服作品与装置作品;生活区里,有青花的纯棉布靠枕和老旧的煮茶铁壶;黑铁金属楼梯架上,铺着原木的楼梯板。
桌椅板凳与每样生活的物事,都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或称艺术的味道。
人与居家,是典型的艺术家的生活方式。
它与世俗的居家生活,从样式到精神实质,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我熟悉这个样子的生活,也由衷喜欢这种与世俗保持距离的生活。
当然,主要是喜欢她。
有天不上班儿,去看了她一眼。坐在楼梯的木板上,欣赏着她养的盆盆小花小草,一边喝茶,一边和她说话。
一场非常温馨的对话。
聊了许多有关艺术的、情感的、精神生活的话题,她感叹着:你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呢。
她特指在精神的那个层面上。
又说:你现在还有点娇嫩,不过这样思考下去,你会成熟、安宁到谁也不需要。
我心里挣扎了一下,想说:也许成熟了反而需要天真的人呢?
不过只是想了一想,没有将它说出来,毕竟这只是预想,而预想是不必多费思量的。
只是,我特别记得这场对话,那种与一个成熟女人深入讨论问题的机会,在现实生活里是很少有的。
2001年我买到刘小枫再版的《拯救与逍遥》时,读到他在“修订本前言”里的一段文字,甚为震撼。
刘小枫写道:似乎是1984年的夏天,我由重庆返京,火车经过武汉站时需要15分钟换机头。行前我与张志扬约好,利用那点时间见一面。我们隔着车窗谈了15分钟哲学……。
书中这三行不起眼的文字,向我描绘了一种精神交流的灿烂场景,给了我许多的憧憬,就是人与人之间若遇对了,时间的边边角角都可拿来进行一场精神活动。
那天我与她坐在楼梯上的这场温馨对话,有点近似于刘小枫的这“15分钟”。
生命与艺术的哲学,我是得了她的指点的。
交流不能永远只是聆听,需你来我往;要你来我往,就不能腹内空空。她的提示“你还有点娇嫩”,我的正确理解是它指“你还有点幼稚”。自此回家,加倍用心往肚子里装东西。
几年过去,时时想念已搬离798的她:我们还有下一场“15分钟”吗?
http://s3/middle/80f41323taf02dca708f2&690
《魏晋风度》
http://s3/middle/80f41323taf02de363382&690
《艳舞》
http://s5/middle/80f41323taf02df7149e4&690
《中国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