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0)屋舍与门
(2023-03-08 20:33:36)分类: 谈天说地 |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0)屋舍与门
略为高等一点的动物都有自己栖身的窝巢,人当然更得有自己的居处。《周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也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橧巢……后圣有作……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
后来人们就把这位传说中教人造房子的“圣人”称为有巢氏。《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据类似的古代文献,旧时儿童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有“宫室”一节,开头两句就是“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实际上,考古也发现了古人的原始房屋,在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各博物馆中,都有这些原始房屋的还原模型。虽然它们大多是用草覆盖的窝棚,但是那里已经发现了土坯。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经过烧制的砖。
烧制砖的过程与制陶相似,经过火烧的粘土变得坚硬而防水,用来建筑屋舍应当与制陶历史相仿佛。
在商周遗址中,特别在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多种样式的砖。而众所周知的建筑构件秦砖汉瓦,现在仍然有不少存世。
现在我们能够看得见的真实古人屋舍,最有名的无过于北京故宫,建于1420年,到如今已经600年了。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建筑,还有几处寺庙可见。更早的汉代的建筑,则只能在墓室中,看到它的样子和建筑构件。
正如本文一开始就引用的例句中所看到的,古人称屋舍为宫室。《论语》中,孔子称赞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在先秦,宫就是指屋舍,并无贵贱之分。《说文解字》:“宫,室也”。宫就是室,这是统而言之。分别而言,则宫一般指由围墙围起来的一整套房舍,而室则指一间间的房间。
宫室两个字都有宝盖头,宀。宀,音mian2,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房屋,引申为覆盖。凡是宝盖头部首的字,都与房屋有关。
秦汉以后,宫为帝王们所专用,普通老百姓的屋舍不能称宫了。但是宫室一词,仍然可以用以表示抽象的屋舍。
要进屋舍,当然先经过門(因草字而简化为门)。門是一个象形字,过去中式的門都是两扇。門字两边的两竖是门轴,上下装在门槽中,以转动。(详见《从故宫的门字说汉字笔画中“竖下的一勾”》2017-10-13,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80568.html)这样,门可以關(简化为关)閉(简化为闭)或打開(简化为开)。
關字的本义是门闩,引申为关门。早期的中间部分象门闩的样子,后来因草写简化为関,最后简化为关。
閉也是象形字,中间的才为两横一竖,也是门闩的样子。简化为闭。
開,本来中间是一个幵(幵,音jian1),两个干是分开的,这才是开门的样子,不过要后来写得快,就简化了,把两个干并在一起,成了楷书的開。最后,与关一样,索性不要門,简化为开。
经过两千年的变化,如今开、关两个字都只是两个符号,都失去了原来的象形。这是汉字千年演变的大趋势。
至于闩,则是一个后起的俗字,直到清代的《字汇补》才开始收录这个字。
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的两侧会分别立一根柱子,标明这户人家曾经立下的各种功劳、受到的奖励以及经历的各种官职,称为阀阅。左侧的称阀,右侧的为阅。“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后来,阀阅一词就是指有功勋、有权势的世家。
由此,阀引申出在某方面有权势、有特殊地位的人或集团,如军阀、财阀、学阀等,往往有贬义。
至于现在用得最多的阀门一词,则是英语valve(控制输送液体流量的部件)的音译,与古汉语中阀的意义基本无关,只是借用一下它的读音和门字的意义,毕竟valve可以开和关。
阅则引申表示经历,如“阅十馀岁”就是经历了十多年。又引申为看到过、读过,如阅读、阅览、批阅、圈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