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人转乞直为难(上)

(2022-12-06 14:37:42)
分类: 科学生活

为人转乞直为难(上)

说起烹调和人们的口味,人们往往会说起“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我估计首先说出这些话的来应当是过去华北的曲艺人。因为说话人口中的东南西北总跟自己的位置和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关。这里的南是指苏南一带,北则指北京附近,东为山东,西为山西。这是过去五六百年间中国传统的中心文化圈。东辣,是指山东人好吃葱蒜之类的,所谓葱辣鼻子蒜辣心(辣心就是刺激胃。又,辣椒从南洋输入约在明末,但是被湖广川贵的人们广泛接受应当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事情,在这以前千百年来五味中所谓的“辛辣”,并不是指辣椒的味道)。西酸,则毫无疑问是指山西人嗜醋。

说山西人嗜醋如命,这大概没有什么人会反对。特别是经过各种文艺作品的渲染,“老西儿”总是与醋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中国古人把醋称为“醯”(音xi1),与西同音,这样,老西儿就成了“老醯儿”。其实,陕西人之嗜醋,并不比山西人差。

当然,并不只是山西人陕西人特别喜欢醋,全国各地都有当地有名的醋。华北人吃饺子是不能缺少醋的,而醋溜白菜、醋溜土豆丝都是山东人很喜欢的家常菜。江南人吃蟹也一定要蘸醋,以至于把醋和姜炒鸡蛋戏称为“炒蟹黄”。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糖醋鱼等糖醋菜更是深得全国各地人们特别是少年人的喜爱。

制醋在我国有非常长远的历史。醋与酒似乎就是一对兄弟,我们将看到,所有与醋有关的字都包含“酉”,也就是酒。商代人的饮酒是很有名气的,这无论在文献还是考古都早有很好的证明。古人的酒是低度酒,他们还没有学会蒸馏出高度酒和清理掉酒滓,所以时间一长,酒就会变酸。就像我们现在自己家里做酒酿(醪糟)一样,做好了吃不完,过两天就酸掉了。从化学上看,做酒的过程是淀粉发酵水解产生葡萄糖,并继续水解和氧化产生乙醇(就是酒精)的反应。在酶的作用下,乙醇会继续氧化,就生成了乙酸,也就是醋酸。醋就是醋酸的溶液,在先秦就叫做醯。

据《周礼·醯人》记载,周天子有专门负责掌管祭祀和宴宾客所用醋类食物的官员,称为醯人:“醯人掌共五齑、七菹,凡醯物。”这里的齑(音 j )是指切成细碎的蔬菜,用醯制成类似泡菜的酸菜(如今我家乡尚有“盐齑”,即把小青菜切细,加盐漬去水分即成,“盐齑烧豆瓣”(*)极其鲜美)。菹(音z ),也是菜,不过不切碎,就整体渍酸。

到了春秋时期,醯就是一种并不稀罕的调味品了。《论语·公冶长》中记载了一位名为微生高(**)的人,大家都说他很直率,可是孔子不同意,孔子说,谁说他直率?别人向他讨要一点“醯”,他自己家没有,却从邻居那里讨要来再转送给那个人(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我们在这里且不纠缠微生高这样做到底是否直率,只是想说这个记载说明当时醯并不是稀罕物了,可以在邻里间相互讨要一点,就像前些年我们在邻里间相互讨要一点酱、醋一样。

说起来醋古时称醯,又想起来另一字“酢(音zuò”。民间传说,有些字在历史上搞错了,例如“射”与“矮”,又如“帝”与“虎”等等,其实都是无稽之谈,以讹传讹罢了。真正有历史依据而交换了字义的字是“醋”与“酢”。

酢,本义是现在意义上的酸醋。西汉时期的“识字课本”《急就章》有“酸咸酢淡辩浊清”的句子。《说文解字》、《玉篇》等早期的字书上都明确地说酢是酸浆的意思。北周有一位大臣叫崔弘度,为人严酷,《隋书·酷吏传》上说“长安为之语曰:‘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新唐书·薛举传》说到薛举这样敲诈老百姓:“取富人倒悬,以酢注鼻。”可见当时的酢,就是如今的醋。很有意思的是,从中国学得文字的日本,至今这个“酢”字仍然是“酸醋”的意思。日语中有不少含酢的词,意思都酸或醋。酢浆草这个植物我不知道是日本人先命名还是中国人原有的称呼,反正这种草在民间还有酸浆草、酸酸草等名称。

醋,本来的意思是“客酌主人也”,读音也是zuò。按照过去正规的礼节,主客饮酒,主人要先给客人倒酒让客人喝,这倒第一杯酒称为“献”。然后,客人要给主人倒酒,这个过程称为“醋”(后来写为酢),然后主人又给客人倒酒,称为“酬”。于是,再醋、再酬,三醋、三酬,如此等等,主客依次“酬、醋”。可是,后来这个醋字就被同音的酢所代替,成为主客相互“酬酢”。直到如今,人们都说酬酢——并往往引申为交际、交往、应酬、相互吟诗答对等意思。而醋却成了酸醋的意思。两个字完全交换了字义,而且醋字的读音也变成了

这个过程在唐五代之际就完成了,所以整理《说文解字》的南唐文字学家徐铉说:酢“今人以此为酬酢字,反以醋为酢字,时俗相承之变也”,又说:醋“今俗作仓故切,溷酢,非是。”(仓故切,就是读音溷,即混)。由此,也可以推导出,日本人从中国学得“酢”这个字,应当在唐代的前期或中期。


附注:

(*)盐齑烧豆瓣:把小青菜(或小白菜)切细,用盐渍数分钟,挤去部分渗出的水分,是为盐齑。事先把干蚕豆泡开,剥去豆皮,加水煮烂。锅中加少许油,翻炒盐齑,然后加入豆瓣煮熟即可。味极鲜美。

(**)微生高,有人认为就是尾生高,《战国策》、《庄子》中有尾生高守信的事迹,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梁下会见,到时候,女子未来,而他老等着,河水涨了也不走,终于淹死。李白《长干行》有“长存抱柱信”的句子。如今有人说微生高是孔子弟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我也不相信他是孔子弟子这种说法。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