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说“白”(2)
(2022-09-11 15:26:02)分类: 汉语言与吴方言 |
白露说“白”(2)
白是白色,是太阳光的颜色,有明亮的意思。许多以白为组分的字,都与白色,与明亮有关系。下面举几个例子。
皑,音ai2。《说文解字》:“皑,霜雪之白也”。现在还常说皑皑白雪。
皎,音jiao3。《说文解字》:“皎,月之白也”。表示洁白明亮。古诗《乐府·白头吟》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皙,音xi1。《说文解字》:“皙,人色白也”。《乐府·陌上桑》诗句:“为人洁白皙”。曾皙是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父子二人同为孔门七十二贤人。
皤,音po2。《说文解字》:“皤,老人白也”。常指老人的白头发。皤皤国老就是国家老年重臣,元老。白居易诗《白发》:“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
皭,音jiao4。清白、洁净的意思。《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皛,音xiao3。皎洁明亮的意思。杜甫《即事》:“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宋代人曾慥在他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了一个传说,说苏轼的朋友钱穆父写条给苏轼,说要请他吃皛饭,“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
皓,音hao4。这个字原来写作晧,本义是太阳光明灿烂。引申为洁白,后来就写成了白字旁的皓。《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朱唇皓齿是过去写美人的标配。
的,这是如今被人们用得最多的汉字。可是它与白有什么关系,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说得出来。的字本来写作旳,音di4,是明亮的意思。《中庸》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旳然而日亡。”这里的上下句都相对,君子对小人,暗对旳,章对亡。明亮引申为白,后来人们把旳字中的日写成了白,成了现在的“的”。
射箭所用靶子的中心也必须是明显的,“的”引申为箭靶的中心,如成语有的放矢、众矢之的。又引申为目标,如目的。
的字如今用得最多的,还是被假借作助词,读音为de,成为了用得最多的汉字。
上面所说都是白来自太阳光芒,意思是白色。
《说文解字》中,还有另一个白字部首。这个白(音zi4)是自的简写,它的意思是鼻子。自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鼻子。鼻是后起的形声字,在自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畀作为音符。
皇字的篆字上面部分是一个自,隶化的时候写成了白。
皆,下面的白是自己的意思。与自己相比,会意出“俱”的意思,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都、都是。
百,据说上古的时候,下面是一个自,白是自的简写。
者,现在的写法下面是一个“日”字了,按照传统的写法,下面不是日而是白。这并不是简化,而是1965年实行的“新旧字形”改替的结果,如今的字典前面都有新旧字形对照表。
另外,有不少以白为音旁的字,如怕、伯、拍、柏、迫、泊、铂、帛、魄等。这些字在传统诗词中,都与白字一样,读入声(怕在恐惧的意义上读去声)。
现在白的读音是bai2,阳平声,这是北方方言消除入声后的结果(北方方言没有了入声,原来读入声的字分派到平、上、去三声中)。在唐诗中则是入声,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理解杜甫在白露那一夜写的《月夜忆舍弟》的颈联的格律。颈联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个白字所在的字,必须是仄声,才合乎格律。按照如今普通话的读法,读成阳平的bai2,就不合平仄了(最后一联的达字也是入声)。
今天是白露,读一下杜甫的这首诗,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如今我们处在和平环境中的幸福。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