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2017-02-23 15:25:26)
标签:

民国

邮政

博物馆

玩转

邮戳

分类: 虎子与博物馆
      象虎子这么大年龄的孩子,生活里已经充斥着快递、微信之类,对邮局寄信完全没有概念,上次虎子想给围棋班上的小朋友写信,他想出了画在纸上让妈妈照相,再把相片发给同学妈妈的微信的办法,虽然很快捷方便,但是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邮寄什么是邮局。
       上次我们去了地质博物馆后,虎子对这种形式非常喜欢,于是我们又去了民国邮政博物馆。连妈妈都不知道还有一个民国邮政博物馆,跟着虎子也开了眼界。天气非常好,如果不是虎子也在照片里,真象一张明信片的照片。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这个邮政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钟山风景区内,活动是上午十点开始,考虑到有可能塞车等原因我们预留了时间量,大概九点四十就到了,每次出门上课或参加活动,妈妈都很注意准时性不要迟到,希望能给虎子培养出守时的好习惯。一走到大门时,虎子突然指着屋顶说,妈妈你看,这个建筑的屋顶只有三个小动物,它的建筑等级不高。妈妈抬头一看,果然呢,我们之前在中国古代建筑赏析活动中老师讲过,看来虎子是牢牢的记住了。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早来有早来的好处,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活动的组织老师已经早早的等在那里了,一看有小朋友先来,立刻先带着虎子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把大概的场地情况熟悉了一下,还带着虎子玩了互动的电脑送信游戏,看看时间还有多,一个老师教虎子打蝴蝶结,总之早来也没有等待的无聊感。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到了10:10左右,人终于来齐了,这次活动的人数不多,虽然有七个孩子报了名,但是实际来的孩子加上虎子才三个,而老师也是三个,于是三个老师带着三个孩子在博物馆里活动,加上每个孩子都带了一名家长,实际上就是六个大人带了三个孩子,场面很具喜感,虎子在里面是最大的,另外两个是小妹妹。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寄信的地方,里面有模仿民国时期邮政工作人员的蜡像,虎子他们很有兴趣的摸了摸蜡像,和我们以前玩过的蜡像馆相比,这里的蜡像还是比较像的。
邮筒也是孩子们感觉新鲜的地方,现在马路上的邮筒已经不多了,何况这样形状的邮筒,虎子也好奇的体验了一下寄信,虎子的个子刚刚好可以够到寄信口,很是兴奋了一下。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先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开始根据展品给虎子他们讲邮政简史,虽然简史听起来不是那么有趣,可是虎子也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以前的人用什么工具寄信,以前的人寄信是什么过程,虎子都十分的好奇。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等女老师大概讲完邮政简史,第二个是男老师上场主要给孩子们介绍邮票的功能,男老师和女老师真的很不相同啊,男老师一上场,气氛立刻不同了,这时另一个有单反的妈妈给我们照了一点好照片,从这些清晰的照片里可以感受到虎子的开心程度,确实是寓教于乐呢。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等男老师风趣的讲完,第三位女老师上场了,第三位女老师是带着大家做手工,做了一个自制的、大红的信封,然后写一封给妈妈的信放在里面,虎子做得非常认真,但是不给妈妈看他在信里画了什么,想给妈妈一个惊喜,这封信做完了之后,由老师在这个邮局寄出,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虎子和妈妈都非常非常期待收到这封虎子写的信。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民国邮政博物馆其实是个很小的博物馆,如果自己去玩估计十分钟就会出来了,但是我们却足足在这里玩了一个半小时虎子好开心。有点遗憾的是,在这里买一张明信片就可以盖上8个纪念邮戳,本来妈妈想等到活动结束时买,但是由于虎子他们的活动时间比较长,等妈妈想买时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也给我们留下一点小小的想头,下次再来一次盖满8个邮戳,有机会我们还会来的【玩转博物馆】民国邮政博物馆之神秘的邮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