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陶师祖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和平路石湾公园内,面积3100平方米。陶师祖庙装饰设计以明清风格为主,融入现代科技因素,古今结合,将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陶文化艺术殿堂。
宋代,石湾有一间陶师祖庙。到明代嘉靖七年(1528),在石湾东南面莲子岗上莲峰书院侧(今化工机械厂)筑起了一所宏伟宽敞的陶师庙,代替宋代矮小的陶师祖庙。
石湾的陶师庙,是一座具有500年历史、象征着石湾陶瓷发展史的建筑发展史的建筑标专,历来为人所颂 ,千百万个虞舜祖师的徒子徒孙无不以此为荣。但世事沧桑,陶师庙在日寇侵华期间被推毁,只剩得一片颓垣败瓦,但见野草丛生,满目荒芜,50年代,解放军在废圮上辟为练兵场。70年代改建成工厂。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佛山,石湾同遭沦陷,“陶师祖庙”也随之被毁。门前一对石狮被弃于废圩中,现是陶师祖庙唯一的遗物。1957年,石狮被搬到石湾镇工人文化宫内,20世纪70年代石湾公园建成后,这一对石狮又移到公园门前。虽然陶师祖庙被毁多年,但是一对石狮尚存,显得十分珍贵,因此,石湾镇决定在重建“陶师祖庙”落成后,把石狮摆放在新庙门前。
石湾制陶奉祀虞舜为祖师。虞舜是黄帝的八代孙,中国 古代明君,因舜帝曾陶于河滨,被尊为陶业祖师。石湾陶帅庙奉祀的行业神就是虞舜。自明代开始,石湾定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六日和八月二十二日为祖师诞,举行盛大的拜祭陶师活动,俗称“春秋二祭”。 所有陶工参拜陶师像,祈求窑火兴旺,烧出精品。拜祭活动日在庙内之两边斋廊上举行斋戒会餐,每侧斋廊设六人一桌,两斋廊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
2005年,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决定重建陶师祖庙,并选址在石湾公园内,与南风古灶成为近邻。此次重建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坐北朝南三进两廊建筑群,山墙镬耳结构,三进,分别为山门、慈母殿、虞帝殿。殿内供奉三大历史人物:陶师——虞舜帝,像高2.88米;商圣—陶朱公(范蠡),像高1.98米;陶神——宁封子,像高1.98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偏殿,分别是斋堂、茶座、艺术珍品陈列室等功能室。重建的三进殿堂上的瓦脊公仔均独具特色,首进山门殿之瓦脊公仔主题为“群仙贺寿”,作品长约23米,瓦脊上,众仙形态飘逸,神态栩栩如生;二进慈母殿上的瓦脊公仔群雕,以“汉高祖称帝”为主题,其中包括了斩蛇起义、张良进履、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韩信点兵、暗渡陈仓、夺彭城、戏英布、战荥阳、智下三秦、垓下之战等11组传说故事,全长23.2米,高1.38米,共塑人物188个和108处。亭台楼阁交织错落,各种造型的动物、花鸟及瓜果巧妙穿插其中;第三进是虞帝大殿,殿顶上的瓦脊公仔群雕,主题为“舜帝南巡”,从《二十四孝》的舜帝考感动天故事开始,到舜帝教民农耕、养蚕、捕鱼、制陶,还有著名的尧帝禅让、大禹治水、娥皇女英泪洒湘妃竹等。全长23米,场面丰富,人物表情生动自然,堪称精品。山门前设有陶师庙广场,整座庙宇建筑占地40亩,其中广场占地20亩,可容纳万人。
重建工程于2006年2月28日动工,2006年12月27日竣工,并同时举行开光仪式,随即向市民开放。之后有关陶业之纪念活动均在此举行。
“石湾瓦,甲天下,庞及海外之国。”石湾陶,景德瓷,概括了中国陶瓷业的精髓。与景德瓷不同的在于,一个是官窑,一个是民窑。石湾陶业始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民已经开始烧制陶器。
汉代以后,由于商业逐渐发达,货币流通量大,铜多用于铸造钱币,铜质日用品大多被陶器替代,陶业于是得以兴盛,也带动了陶艺的长进,制陶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陶器走向市场成为商品。因此,石湾出现大型陶场的历史最晚可以上溯到唐朝。(文字来源于网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