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道署遗址位于阆中学道街,俗称道台衙门,明洪武四年(1371)始设川北道台,辖保宁府、顺庆府、潼川州等31州县。清初,四川巡抚、布政使、按插使驻保宁,阆中作四川省会十余年;乾隆18年,定制为“川北分巡兵备道”,辖保宁、顺庆、潼川等25州县。民国初年,先后设川北宣慰使署、川北观察使署、川北道署,辖今南充、广安、遂宁、巴中、广元五市大部分及中江、安岳、乐至等26县。川北道设置阆中历经542年。
现时所见到的川北道署遗址只有一门楼,后面是块空地,满地残砖败瓦,看样子是刚拆平房屋,还未平整好地面。这块空地应该是对应川北道署后期重建整合景点之用。
再现清初四川省会荣光
上亿元建仿古建筑群
四川省阆中市工商业联合会 http://www.lzsgsl.com/
发布时间:2011年6月20日
本报讯张晓东2011年6月8日,笔者从阆中市住建局获悉:为再现阆中作为四川省会时期的标志性建筑,近日该市正式启动了古城道台衙门复建工作,目前策划方案已经出台,项目范围内的现代建筑拆迁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招投标和施工进场工作。
据了解:明清两代,在省与府之间设置监察区称之为“道”,其长官称之为“道员”,别称道台。阆中历来为川北重镇,清初曾经是四川省的省会,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到民国三年(1914年),共计536年的时间里,川北道均设置于阆中,至今仍有道台衙门的遗址和古建筑。根据《保宁府志》记载和老人的回忆,川北道道台衙门的建筑主要有:照壁、大门、仪门、戒石亭、大堂、二堂、三堂、天鉴在兹碑等。道台衙门周围的附属建筑有土地祠、衙神庙、道台官邸园林、思豫仓、监狱、兵丁住所和左营游击署等建筑。据该项目负责人何力介绍:该项目占地26.8亩,总投资1.5亿元,建设面积近万平方米,重点以复建明清风貌的道台衙门、道台官邸园林、左营游击署和古莲池景点等为主的标志性建筑,使之与贡院、学署连片成为明清建筑街区和科举文化街区。另据介绍:还将建设道台纪念园、取节轩,明川北道台杨瞻、清川北道台黎学锦因为在阆为官时清廉有为,备受世人爱戴,将有两人的半身塑像屹立在此。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拆迁和景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