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014-07-28 18:26:06)
标签:

旅游

原创摄影

白鹿洞书院

先贤书院

紫阳手植丹桂

分类: 庙观祠寺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在礼圣殿右边是先贤书院,是间专门祭祀朱熹的祠堂,既然是祠堂,又为什么叫书院呢?未解。是不是既是祠堂,也可以利用为讲学授课之所。

    朱熹祠前庭院两廊是碑廊,庭院正中碑亭内石碑刻有“紫阳手植丹桂”,两边各种一株丹桂树,传说是朱熹手植,朱熹又称紫阳先生。

    其实这里是有两间祠堂的,碑亭居中,亭后并排两房,左为朱子(熹)祠、右为报功祠。朱子祠堂正中为朱熹自画像石刻,两边为碑刻和木刻线画像。报功祠起初是祭祀李渤等七位先贤,现成为白鹿洞书院院史陈列展馆,展示与书院相关的历代名人事迹,图文并茂,书画字刻,诗词佳句,内容详尽。

    此时门外有导游带领一大队游客进来参观,清静的庭院马上人声鼎沸。

 1: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4: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5: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6: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7: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8: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9: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0: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1: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2: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3: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4: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5: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6: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7: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8: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19: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0: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1: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2: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3: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4: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5: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6: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7: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8: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29: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0: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1: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2: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3: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4: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35:
江西九江游记(十九)白鹿洞书院之先贤书院

图片解说:

    礼圣殿之右为先贤书院,是专祀朱熹之祠。宋代淳熙间,朱熹任南康知军,勤学教民,兴利除害,振兴白鹿洞书院,功绩卓著。当朱熹离开南康后,诸生为他立生祠。朱熹知道此事后很生气,即修书致白鹿洞主撤除。宋开禧元年(1205年)诸生又以周濂溪、程颐、程灏和朱熹合祀于讲堂,称三贤祠。宋宝庆二年(1226年)赠朱熹为大师,封信国公。绍定二年(1229年)改封徽国公。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亦建三贤祠于大成殿之左,祀周濂溪、朱熹和李渤。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据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府知府张象文申覆为朱熹建立专祠。张象文提到:“丁卯,我皇颁赐‘学达性天’扁额,初与大成殿‘万世师表’同悬,夫‘万世师表’尊宣圣也,‘学达性天’崇紫阳也,今以紫阳之匾加宣圣之堂,于义弗宜,……余乃与博学熊君士伯言,……特建祠一所,前后一进,专祀朱子,东西位原以鹿洞从事者十四人,额其门白鹿洞紫阳书院。”这样,朱熹就成了朱子祠的主人,其他人作为配祀了。

    现朱子祠内中立朱子自画像石刻,左有张象文《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室内陈列《朱熹生平事迹》。

    朱熹(1130-1200),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元晦,后改仲晦,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遁叟、云谷老人等。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南平龙溪。

    朱熹的母亲为歙县县城人,父亲朱松曾在歙县城南紫阳山老子祠读书,入闽任政和县尉自署“紫阳书堂”,以“紫阳”各其居,朱熹亦题名其书房为“紫阳书房”。学者因而称朱熹为“紫阳先生”,称其学派为“紫阳学派”。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星。 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着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

    朱子祠上悬清康熙手书“学达性天”金字匾额。历代游人瞻卿朱子祠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歌颂朱熹办学的功绩。清代的吴爚文诗云:“昔贤教学地,古洞闷淳风;草野夺师道,规模俨頖宫。水流春树净,云散讲堂空;遥想读书日,落花溪面红。”另一首为:“南渡儒林传,先生第一人;空山尚祠宇,大道岂荆榛。红鹤有时去,青松终古春;匡庐初识面,唯觉此间真。”即写景:“水流春树净”,“青松终古春”;又写书院教学的重要:“昔贤教学地,古洞闷淳风”;还写对朱熹的崇敬:“南渡儒林传,先生第一人。”(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