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014-07-05 21:49:52)
标签:

旅游

原创摄影

庐山花径

匡庐第一境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分类: 山水人物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如琴湖的尽头便是花径的入口,进入花径一小段路便见到右边的山谷,下山谷有一小段石阶,石面的积雪给人踏实了成为冰状,光光滑滑的,踏脚一试感觉很滑,左右没撑扶物,只好行石阶傍长着草的地方,虽有积雪但不滑脚。而那几个买了防滑钉鞋的团友却非常轻松的踏冰而下,看着他们的轻松样,难道我想多了,刚才是应该买双防滑鞋的。好在这段石阶不长,很快便走过了。来到一座圆顶红亭子前,见有人围着亭子往内看着什么,近前一看,亭内有个浅坑,坑中露出的岩脊上刻着“花径”两个朱字,相传是白居易手写的,大凡带有相传、传说、传闻字眼的水份都很大。

    白居易当年游玩现时琵琶湖湖底的大林寺时作了一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此庐山出名了。

行至山谷的尽头,池水旁建一草堂,这是仿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游记笔下的情景而建的,草堂前有白居易的石立像,左手拈须低首沉吟。

    这条山谷花径本来是通向被琵琶湖淹没在湖底的大林寺的,根据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序》来判断,最佳的景色是在大林寺周边“。。。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桃始华,涧草犹短,。。”。可惜了,这些都只能留在古人的记忆当中。

步上水池边的石级,又走了一段公路,转了两个弯便来到锦绣谷的入口。

 

1: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4: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5: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6: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7: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8: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9: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0: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1: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2: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3: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4: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5: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6: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7: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8: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19: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0: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1: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2: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3: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4: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5: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6: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7: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8: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29: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0: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1: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2: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3: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4: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35:
江西九江游记(九)庐山花径

图片解说:

    花径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公里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里面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这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李风高在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后,重新发现了它很高兴。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亦使花径称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

    景白亭,系一尖顶方亭,坐东朝南,木石结构,铁瓦飞檐,亭前立陈三立撰《景白亭记》石碑,详细记述了建亭的始末。

    花径中还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米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伫立在白居易草堂前。这座草堂占地65㎡,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草堂东面有一股瀑布,水悬一米余,灌入石渠中,水声如抚琴瑟。(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