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善无畏北京和平寺德禅法师佛寺 |
分类: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
和平寺 |
|
据清《日下旧闻考》记载:“花塔山在州西……,有和平寺,唐建。”据说,李世民率将士南征北战才得天下,又亲见瓦岗兄弟各为其主而反目成仇,或恩将仇报,而跟随自己打下大唐江山九死一生的许多将士由于随自己远征高句丽,却命丧异国他乡,内心十分愧疚,故愿“天下太平”,再无战事,所以将此寺取名“和平”。据考,“和平”一词可能最早即由此而出现。与此寺同时被李世民敕建的还有在当时的唐幽州城内(即现北京宣武区)修建的“悯忠寺”,此寺作为现北京城中最古老的名刹“法源寺”,仍存有“悯忠阁”祭奠东征高句丽而阵亡的唐朝将士。
和平寺虽建在唐贞观年间,但相传此处在晋代(281—316)时就有一个小庙,故在当地流传:“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的俗语,以示其古老。和平寺自古就是京北大寺,可以和怀柔红螺寺齐名,在唐、宋、元、明、清各代均得到过修葺。
|
和平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寺院处在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和平寺依山而建,寺院属四合院结构,各殿逐次而上,据说在其最盛时,和平寺有神堂、僧房、各式房屋共九十九间半,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现在的和平寺建筑规模宏伟,由多重四合院落组成,有大雄宝殿、龙王殿、观音殿、弥勒佛殿、四大天王殿等,而且其大雄宝殿匾额名为“大地金沙”。据说“大地金沙”四字系由清朝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古人有诗云: |
|
“大地金沙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下。
和平寺内有古钟、碑刻等珍贵文物。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和九月初九,和平寺都要举办庙会。
和平寺现存古树名木很多,尤其以雌雄银杏、古白皮松、古柏、古楸树等最为著名。此寺曾为花塔村小学使用,1988年学校迁出,由昌平县文化文物局对和平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昌平县林业局又对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复壮,尤其在一棵珍贵的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白皮松的主干脱皮一侧,种植了两棵小白皮松,稼接成功极为少见。寺内的白皮松有的状如偃卧的苍龙,有“白袍将军”之称。白皮松是宫廷用树,证明了和平寺曾为皇家寺院。
|
和平寺作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1年正式开放接待游人,现主持为禅宗南岳怀让名下沩仰宗第十代传人衍觉禅师德禅和尚,德禅和尚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理事,并著有《人间禅境——尘世中的清凉心语》一书。
德禅法师是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的新一代精英型僧人,他广泛结合和平寺的特色奔走于佛教界与文化界,以书法、立书、设微信、开博客等新媒体方式来推广佛法因缘,并曾联系日本的“平和寺”为中国的和平福祉广为奔走。德禅师现正配合昌平区政府对和平寺进行建设复兴工作,重开塔院,相信这座与“法源寺”同时代的姐妹寺必将在其带领下成为真正的居庸“关内第一寺”,映证中国如盛唐般繁荣,并祈福中国必将在国际社会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