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2014-12-25 21:50:18)
标签:

善无畏

北京

佛寺

延寿寺

盘龙松

分类: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延寿寺

    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北2公里处。

    延寿寺始建于元末明初,先于明十三陵而建。延寿寺景区是以奇松、清泉、古刹、古塔、山岳、林木等人文、自然景观而驰名,是一处人间难觅的世外桃源。

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延寿寺山门

  相传明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奉命为明室皇家选取陵址,相中了此地,但因故陵址最终确定为天寿山的现十三陵处,刘伯温不忍舍弃这块风水宝地,因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寿寺,以保佑大明江山永固,大明君民益寿延年,国家强盛不衰。传说毕竟是传说,因为明十三陵是在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才兴建的皇陵,朱元璋是在南京建都,且将陵墓也修建在南京紫金山。因此,刘伯温不可能奉朱元璋之命来昌平选皇陵,而这个传说无非是说明了延寿寺所在之处确为风水宝地,而且可能这里的确是在选明十三陵之时的一处备选皇陵所在地。据此推断,延寿寺应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5)。

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延寿寺正殿

进入山路,向深山林密处上行约三里即可到达延寿寺,延寿寺建于一向阳山坡上,其山门为小院式入口,红漆大门上悬挂一块黄底黑字的“延寿寺”匾额份外醒目。一进山门,正前有一进大雄宝殿,匾额为“诚则灵”,门前悬挂对联为“心诚一柱香;长寿一杯水。”大雄宝殿的两侧建有配殿,在大殿后正在兴建二重新的佛殿庙堂。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延寿寺盘龙松

    延寿寺庭院内有一棵巨大的姿态奇绝的“盘龙松”,它高约 2.5,主干周长达2.8,树冠极大,从主干上分出的很多大枝,又互相攀援缠绕,重重叠叠,状如无数的蟠龙盘绕。它的大枝似龙头探向北方的正殿,长长的龙尾摆向东南,景观极为壮丽,故名“盘龙松”。据《昌平县志》记载:此松为明代延寿寺的僧人所植,距今已有500多年,因龙松的造型巧夺天工,神斧仙凿,人们传说其松的盘龙状为历代高位整形所致。因“盘龙松”的整个树冠有很多地方欲接近地面,为防其坠地,人们用多根木桩在松枝的弯曲承重处支撑,保护古松。该松于1991年被北京市林业局定为“京郊第一松”,也有称其为“天下第一松”。

 

盘龙松在当地有很多神话传说,如下大雪时,不管雪多大,树冠如伞的松下不会有雪。延寿寺在清末遭雷火击焚时,相传烧了三天三夜,盘龙松却安然无恙。此外,传说盘龙松年久有灵,附近村里有一男青年砍此松枝想当柴烧,树枝被砍断后,伤口处流出了红色的松脂,好像人在流血,结果这位青年人三日后却突然死亡了。

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延寿寺盘龙松

更为奇绝的是,在“盘龙松”东南寺院墙外的山坡上,相距约20米处,有一棵清代的“凤凰松”,距今已有300多年。凤凰松的一个大枝如同凤尾,顺主干西边往下低垂,形成了“凤在上,龙在下”的“龙凤呈祥”的绝妙奇观,堪称“中国一绝,天下仅有”。

延寿寺建成后,初期由僧人主持,先后有二代主持和尚的僧塔留存。清代,延寿寺成为清定王府的家庙,寺前两道大山脊间的林地属于庙产,清末时由北庄村一姓高的管理庙产,清王朝覆灭后,林地庙产成为高家的私产,在土改时被定为富农充公,从此林地无人看护而荒芜。 北京昌平延寿寺——五百年盘龙古松,刘伯温风水宝地

 

  延寿寺大雄宝殿匾额

    直至1987年,北京市进行古树名林保护,北京市领导到此视察,称赞盘龙松为“华北第一松”,并作出了“保护古松,修复寺院”的重要指示。1988年开始恢复寺院。1992年,北京市政府投巨资修复延寿寺,又修筑峰回路转的石台阶路。19931010日,加拿大的罗道安先生为该寺赠送了汉白玉释迦牟尼像和高1.2米的碧玉观音像各一座,同日该寺正式向游人开放。2000年,延寿寺始有僧人入住,北京的胡景云居士捐赠三方佛,从而使延寿寺重新成为佛、法、僧三宝俱足的寺院。

 延寿寺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传说世代僧人饮用此水,寿活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