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双林寺——辽代清水院,元代木构配殿

标签:
善无畏北京佛寺双林寺百家文化 |
分类: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
双林寺 |
辽称“清水院”,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西北 一公里小山坳中。
卍 双林寺元代西配殿 |
双林寺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西北一公里处,背依旸台山,东临清水河,苍松翠柏,溪水长流,松柏溪流环绕其间,北距109国道600米,位于灵山、百花山、龙门涧和爨底下四景区的中心地带。
卍 |
双林寺,因位于清水河畔,辽代故称“清水院”,后改名双林寺,是百花山瑞云寺下院。元至正年间(1341—1368)重修,明景泰年间(1450—1456)村民马真又加重修。明正德元年(1506)、六年(1511)又两度重修,沙门古心有记存焉。双林寺后毁于战火。寺内原有座大辽圣宗统和十年壬辰(992)建造的佛经幢,高4米,由14层石雕构件叠砌而成,下为八方基座,有圆形仰莲承托幢身。幢身分两层,是上下有收分的八棱形,其上有方形小龛,周雕佛像,龛顶以定珠状石件为结束。下层幢身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它对研究辽代玉河县历史极为珍贵,现被门头沟区博物馆收藏。
卍
双林寺寺内现存两座配殿,均面阔一间,各约3.5米见方,悬山式大脊,砖雕鸱吻。东配殿为明代所建,梁枋间绘有旋子彩画。西配殿梁架置一斗二升斗拱,梁架使用叉手,系罕见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在北京古建寺庙史上有一席之地。佛殿道下存古井一眼,深八丈,井水清冽干甜,常饮益寿延年。
卍
解放后,双林寺被建为国有林场。1998年北京国信工贸公司将其改建为“双林寺度假山庄”,对外迎客。2001年双林寺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北传佛教汉译为公元前486年),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肋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八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摄于200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