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门头沟区灵严寺——元代木构大雄殿,天然弥勒宏业洞

(2014-02-02 21:36:21)
标签:

善无畏

灵严寺

宏业洞

北京

佛寺

分类: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灵严寺

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齐家庄村,仅存元代大雄宝殿。

北京门头沟区灵严寺——元代木构大雄殿,天然弥勒宏业洞

  灵严寺元代大殿

    灵严寺位于门头沟区109国道北侧齐家庄村,其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元至正年间(13411368)重建。明嘉靖六年(1527)重修。

 灵严寺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等。现仅存元代修建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建于石基上,殿内采用减柱法,檐下斗拱硕大有力,脊檩施用叉手,柱头有卷刹,充分体现了元代建筑手法。

 

    1997年,对灵严寺大殿进行了重新修缮,恢复了元代悬山式屋顶,殿内梁架基本是元代遗物。灵严寺大殿是北京地区罕见的元代木结构殿堂建筑。19951020日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严寺的兴建从其地理位置来看有其特殊性。他兴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那正是唐王李渊一统天下的时候,而109国道正是从山西东向进入北京的必经之路,灵严寺就建在从苇子梁隘口翻过山区进入北京的首站平原村落。灵严寺所在的齐家庄村,前方正对金代陵墓所在的房山山脉,其后又背依高山,是一处一夫当关的险隘之处,也是从西进入北京平原的咽喉之地,所以灵严寺的修建也必与其在军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相联系。

 

 值得称奇的是,灵严寺大殿前古槐树仍屹立不倒,而其后山向阳面的山坡上却郁郁葱葱生长着十数棵常青树,在冬季一片荒芜的山脊上显得分外醒目。在灵严寺左后和右后侧的远山上分别独树一帜地长有一棵平头青松,很远就能看到它们挺拔于山脉的分界岭上,分列两侧,天然形成了灵严寺虎踞龙盘的风水现状,这也充分证明了灵严寺所在地的人杰地灵。

 灵严寺现在已被挪作为小工厂作坊,在殿前建有两排平房。在寻访过程中,村民对此大殿充满自豪,不仅打开宝殿供人参观,还引荐了同在刘家庄的佛教宏业洞。

 

 在离灵严寺约3里的山后,有一处宏业洞,该洞在距地面数十米的高坡上,整座山包的外形象弥勒佛,洞口恰似弥勒佛的肚脐,洞口向南。山坡上只有一条弯曲小径,盘曲陡峭,仅供一人攀爬而上。站在宏业洞前,底下的平原一览无遗,是统兵守隘的好处所。

 北京门头沟区灵严寺——元代木构大雄殿,天然弥勒宏业洞灵严寺后山天然弥勒状的宏业洞

 

 宏业洞是一处佛教洞天,在洞左侧原有石块垒成的僧人居所。进入大洞,里面的三个洞口呈联接状,以当中的洞口为主路。相传洞内原有菩萨造像,是一处以天然石洞为寺的佛教圣迹。但目前,佛洞已被废弃,有一堵由石块推砌的砖墙封闭在洞口,防止游人进入洞内深处。在寻访过程中,对着黑暗的主洞口使用闪光灯摄影,发现洞内有蓝色的玄光反射,更有一张照片仿佛映衬出正面石壁上有一只呈站立状的兽身菩萨,浑身发出清幽之光,甚为奇特。

 在宏业洞的左前方山脊上,有一棵平头青松突兀而立,它也正是守护着灵严寺右后侧山坡的青松。通过这棵青松,仿佛告诉我们村落中的灵严寺与在村后山上的宏业洞冥冥中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可想而知,在这样小的一个深山中的偏远小村,共有两处佛迹必然是有所联系的,但究竟当时在灵严寺的僧人是否也主持着宏业洞的佛事却已不得而知了,也许在那幽深的宏业洞里埋藏着更多的秘密,留待后人去探寻。

  

摄于2008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