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西山大悲寺——隐寂大悲慧灯师,寂而常照古梅诗

(2013-09-26 23:26:06)
标签:

善无畏

北京

西山

大悲寺

佛寺

分类: 北京百家佛寺寻踪

大悲寺

明称“隐寂寺”,位于石景山区平坡山腰,系西山八大处之第四处。

北京西山大悲寺——隐寂大悲慧灯师,寂而常照古梅诗

 

 四处大悲寺

 

 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平坡山山腰处,相传建于辽代,最迟不晚于辽重熙二年(1033)。

 大悲寺在明代称为隐寂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建,改称大悲寺。清乾隆六十年(1795)曾予重修。

 大悲寺在元、明两代皆为名刹,到清康乾盛世更是由于得到皇帝的幸临,而声名鹊起。清康熙帝曾在畅春园召见此寺主持慧灯禅师,僧号古梅,发内府帑为其整修大悲寺并赠诗,赐“敕建大悲寺”匾额。嗣后,清乾隆帝又赠慧灯主持《御制赠古梅诗》。

 清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到此观赏寺院的瑰丽景色,即兴赋诗:

“林麓忽开处,居然见上方。松风吹袂冷,山果落茶香。

  替戾铃声静,逶迤鸟道长。停鞭一回首,雾霭已苍茫。”

 

 

 大悲寺坐北朝南,整个院落为三进四合,呈狭长形,占地约五千多平方米。大悲寺山门殿三间,为硬山正脊灰筒瓦顶建筑,殿有汉白玉石额“敕建大悲寺”,为清康熙帝御笔,石券门上部正中间刻三位菩萨像,正中菩萨像鸟喙人面,是佛经中“大鹏金翅鸟”的应化形象。两侧有石雕棱花窗,有夔龙形象分列两旁。山门殿两侧各有正脊式门楼,建造十分精良。山门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

 

 过山门殿,阶左竹丛前立一块石碑,题为工部郎中方体祖撰文书写的《重修翠微山大悲寺记》,立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阶两侧有明代古竹两池,青翠欲滴。大雄宝殿为硬山大脊式建筑,三开间,前檐装修系直棂格门窗,殿脊砖雕“二龙戏珠”。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三世佛,殿内两厢分列“十八罗汉”雕像,相传是元末著名雕塑家刘元的杰作,塑像形态各异,道气深沉,栩栩如生,其像又皆以檀香木粉和精砂为胎,至今仍不时散发出绕梁香气。

 大雄宝殿后为面阔五间的药师佛殿,两边耳殿各三间,殿内供奉木雕药师琉璃光佛。殿前两株参天古银杏树,树龄高达八百余年。第四进殿为圆通宝殿,面阔五间,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由嘉靖皇帝的泾主娘娘和太监40余人舍资创建。

 圆通殿内供 2多高的木雕观音菩萨站像,并有异常精美的佛龛。圆通殿西侧为“祖师堂”,东面为塔院,松下有一座喇嘛式僧塔,有塔铭“大悲堂上第三十七代住持□□和尚塔”,塔铭上方砖雕横幅为“寂而常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