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青浦朱家角圆津禅院——江南水乡清华阁,名家书僧涌月井

(2013-05-25 11:11:40)
标签:

善无畏

上海

百家

佛寺

圆津禅院

分类: 上海百家佛寺觅影

圆津禅院

原“娘娘庙”,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泰安桥西堍漕河街193

 上海青浦朱家角圆津禅院——江南水乡清华阁,名家书僧涌月井

 

  圆津禅院与朱家角放生桥

 

 圆津禅院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坐落于漕港河边,为朱家角镇著名古刹,据《珠里小志》载:寺内初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建圆津禅院。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山门前建泰安桥。清顺治十五年(1658)、康熙二十年(1681)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修建了“亦峰居”、“漕溪草堂”、“墨花禅”、“息躬室”、“清华阁”、“那伽定处”、“航斋”诸建筑,其中以“清华阁”最负盛名,它不仅是名人文士珍藏书画之处,而且环境优美,登上清华阁远眺近望,珠溪胜景尽收眼底,西自淀山湖,南及佘山,东至三汾荡,北眺西漾淀,“皆微茫见于云树之外,而村落之疏密,渔舟商舶之往来,得一览而尽之”,故有“清华阁十二景”之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和五十六年(1791)均重修。

 

 

    据王原撰记,清华阁十二景为:殿角鸣鱼、漕溪落雁、帆收远浦,网集澄潭、淀峰西霭、秧渚北浮、木末清波、柳荫画舫,井市长虹、慈门杰阁、人烟绕翠、竹木连云,概括了镇上各处景点,实际上是登上清华阁总揽朱家角镇上十二景,其中“井市长虹”即指放生桥;“慈门杰阁”为镇上大刹慈门寺一景;“秧渚北浮”指镇北西漾淀,这一带原为明初豪富沈万三旧居,后沈万三被明朝洪武皇帝抄家籍没。陆庆臻咏清华阁十二景诗中有“直北水潺潺,西秧沈氏田,旧朝豪姓地,今日劫灰烟,……”之句。

 

 

    圆津禅院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禅院成为名刹,主要是由清初第三代住持通证和尚(又名语石)、第四代住持真朗起,连续出了心荫、续行、本曜、慧照等好几代精通书画的高僧,与当时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交往甚密,如对江南影响较大的“吴中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王鉴与该院住持均有唱和,他们经常在圆津禅寺饮茶、吟诗、赏景、作画。通证和尚的父亲眉三公是

三吴地区的名画家,通证亦爱好泼墨作画,师承清初大画家王鉴,尤擅水墨山水,喜以干笔蘸墨和以清水,信手拈来即成佳品。清初画家王时敏在通证居室第书匾额“墨花禅”即点出了禅院僧人的文化修为。通证师兄通初也擅画兼精书法。禅院历史上为重要的文物储藏所,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期文人聚会之所,董其昌、徐乾学等诸多名人均来过禅院游览、题词。王昶亦曾为禅院撰写碑文《重修清华阁记》和《振华长老塔铭记》等,并寄存了他著作的部分书版及其他许多故物。

上海青浦朱家角圆津禅院——江南水乡清华阁,名家书僧涌月井

 

圆津禅院圆缘门

    圆津禅院还收藏有宋刻《妙法莲华经》,明文徵明手书《心经》,董其昌等三十二人合写的《金刚经》,清代梁同书的行书卷等等。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禅院九代住持觉铭撰写的《圆津禅院小志》收入了许多联诗文,内有赵孟頫、董其昌的匾额;刘墉梁同书郑板桥吴梅村等人写的对联;陆树声、诸嗣郢、王昶等也都有翰墨留存。据《圆津禅寺小志序》:“吾庵地不过数弓,室不过数橼,非有琳宫绀塔之观,非有开堂聚讲之盛,精庐容膝,在震旦中不过一微尘耳。”旧时月色照着禅房,僧人亦有自知之明,也很谦逊,他们有真学问,早把红尘看破,把禅机参透。

 

 

    圆津禅院内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毁于战乱,部分为寺内不肖僧徒偷出变卖。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珍品已经不多,后大部分收藏于江苏省及苏州市博物馆,少数保存在青浦县博物馆。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现还保留有王昶所撰《重修清华阁记》、《振华长老塔铭记》,及沈光莹撰《重修大殿记》等四块古代石碑文物。

1995年修复开放,2000年圆津禅寺再度重建,2001年正式登记,20021025日举行了全堂佛像开光仪式,宏戒法师主持寺院。圆津禅院不同于一般寺院,将四大天王护法立于天王殿顶部的四角,日夜护佑神殿,这在全国寺院中也属唯一首创。三圣殿中供奉“西方三圣”,院中有赵孟頫手书“涌月”两字石刻的“涌月井”,井水清澈甘甜。主殿为圆通宝殿,供奉观世音菩萨,由觉醒法师敬书殿名题匾为“那伽定处”,两面配殿分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后花园小巧秀丽,内有“清华阁”立于珠溪、漕港二河之畔,一层供千手观音,二层供观音转轮塔,三层悬吉祥巨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