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卍善无畏
卍善无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749
  • 关注人气:6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宝山永福庵——宝山知县李之奉立约,法华净土尼众庵永福

(2013-05-11 09:38:12)
标签:

善无畏

上海

百家

佛寺

永福庵

分类: 上海百家佛寺觅影

永福庵

上海宝山永福庵——宝山知县李之奉立约,法华净土尼众庵永福

 永福庵山门殿

 

 位于宝山区大场镇南陈路3512号。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庭院中有一通石碑,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月江苏太仓州宝山县知县李之奋奉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和太仓知州之命,在县衙正堂所立的禁约碑,可为寺院所建年代一证。

 永福庵旧址位于宝山区大场镇联西村南陈路陈太路(现改名为锦秋路)丁字路口西侧。据宝山区文物管理所的资料记载:原永福庵规模较大,东西由小河东延伸至南陈路中央(陈太路、南陈路加宽,永福庵缩小),南北由北边的陈太路延至南面的葑塘村,原庵占地面积六亩,有厢房两间,大雄宝殿等殿堂五间,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据周边的村民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永福庵由一老年比丘尼管理,部分房屋供村里举办小学校,学校教育和佛事活动同在庵中进行,相安无事。比丘尼圆寂后,永福庵逐渐衰落,开始有一钱氏村妇帮助清扫,后来无人管理,庵中野草丛生,破败不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永福庵被封,庵中的红木佛像、法器被付之一炬,永福庵的房屋被生产队改作仓库和工场。19961月,永福庵被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199626日经政府批准永福庵重新对外开放,并举办佛事活动,内有古石碑1块,庵占地面积一亩二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9812月上海寺院统计时,负责人登记名为张雪娣。

 因永福庵已无尼众,故新永福庵僧尼均来自保清寺,并由明德师太担任住持。据清光绪《宝山县志》记载:“保清寺,又名‘法界寺’,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建,明永乐二年(1404)僧法颙重建,国朝乾隆间(1736—1795)火灾,仅存禅院,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同治四年(1865)僧雪凡募建数楹。”1970年保清寺址被占用建厂。

 当时的永福庵旧址,前为大殿,后为僧职人员寝室,中间为一庭院。大殿两侧挂有明旸法师的题字:“觉心清净原无染,慧桃恒开功德花”。庭院东北角落竖立着一通石碑,露出地面部分 144厘米,宽82.5厘米,厚度25米,此碑石材风化严重,上书“奉宪禁约碑”五字为篆体,非常清晰,碑文为隶书,但绝大部分碑文已模糊不清。

 

 

   1999年上海大学新校征地需要,永福庵由原址联西村迁至南陈路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现址,2001728日永福庵举行迁建奠基仪式,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员会、上海市佛教协会、宝山区政府及上海寺院的五百余信众参加了奠基仪式。20043月底,永福庵基建工程全部竣工。

 2004418日上午,永福庵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及佛像开光庆典活动。宝山区政府、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宝山区佛教协会领导和佛教信众两千余人参加庆典活动,祝贺永福庵大殿落成,宝山区佛教协会副会长、永福庵监院演峰法师对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致以答谢。

 

 

    现永福庵庵门向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侧有禅房、僧寮等辅助建筑物。建庵时,使用的过渡房仍然保留庵内,保持原状,并供奉着明德师太的遗像。“奉宪禁约碑”露天立于天王殿东墙外,碑面朝东,紧靠永福庵天王殿外东侧的大门。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正中供释迦牟尼佛,左右两大弟子迦叶与阿难侍立,背山是海岛观音像,在大殿两侧分别排列着十八罗汉像,北墙两侧分供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像,南墙两侧按左钟右鼓形制,左侧悬有一铜钟,铜钟正中刻有“佛日增辉”铭文;右侧置有一面大鼓,大殿内黄幔垂挂,花格藻井,一派祥和气氛。

 大雄宝殿后有一座两层楼阁,底层为念佛堂,内奉西方三圣,每逢周六都将云集念佛居士同修念佛法门。上层是藏经楼,内藏各种佛教典籍。大雄宝殿之东有上下三层楼,一层是五观堂,可同时容纳百人用斋,上两层是僧寮。

    永福庵是宝山区唯一一所尼众道场,以法华为宗,戒律为本,净土为行,现有僧职人员二十余名,住持演峰法师毕业于上海佛学院,1999年起接任监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