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可能会有短线突破方向选择

(2014-06-08 17:35:36)
标签:

股票

大盘趋势分析

股市周评

分类: 大势趋势分析

        、本周主要观点:

     1上周的结论是继续维持创业板强则大盘强的观点,只要创业板综指不有效跌破1298、1280和1260三道防线(最后究竟在哪道防线止跌反攻并向上突破直接显示波段趋势强弱),则整个大盘依然不存在太大下跌风险。个股选择上依然要注重市场容量、发展前景、成长性、安全边际(相对低市净率、历史涨幅等)等综合指标。

2、本周市场的表现总体上仍在上周预测中:创业板指数并没回补1298-1303向上缺口,因此依然呈现出极为强势的独立行情,周四一举突破了近两周重点提醒关注的短期关键压力位1346点,显示出反弹行情趋势未完。同时由于从1215点回升以来,创业板指数分时图上呈现出了典型的上升5浪推动走势,这就预示着1215点短期内再被跌破的可能性极小,即便未来两周内创业板指数受阻回落,行情也不可能就此结束,因此既然已经出现了一组5浪推升,那么至少在经过ABC的短线调整后,还存在着另外一组5浪上升(这只是较保守的看法,假如1215启动的不是反弹浪,而是新的推动主升浪,那么后面就至少还有两组5浪推升)。

3、对于创业板指数的走势,我从去年起就一直维持着与大多数舆论所不同的波段预测,在指数远离半年线时以提示波段风险为主,而当接近半年线甚至接近年线时主要提示波段机会为主。理由其实很简单,市场里争议较多的无非是估值差异等等因素,并以此下结论创业板指数行情结束大调整或者熊市开始(有人还向我预测创业板指数今年会跌到800点),但他们往往都忽略了一点,市场先生才是最好的老师和指引人——任何趋势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因果关系!创业板指数自从2012年底反转走牛后,走势图上呈现出的是清晰的上升5浪推动结构,在指数暴涨1.65倍后出现中期调整本身就是很正常而合理的事情,但是从1521点见顶后,至今走势图上找不出任何一组完整的下跌推动子浪结构(也就是顶底不重叠的下跌5浪)——每次反弹最高点都超越上个下跌最低点,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创业板已经走熊!与此相反的,前几周在1215点见底后指数再度出现了上升5浪的推动浪结构,而且本周又升破了重要的位置1346点,对此我前两周说过,如果创业板已经是大熊市开始的话,本次反弹高点通常是不会超过1346点的。所以尽管后市创业板指数变数还很大(因为中国的股市政策本身就极其多变),但在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创业板市场已死(进入大熊市)前我依然认为创业板可能还是今年A股中的最大亮点和机会所在——每次大盘反弹过程中创业板指数总是一马当先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4、从上证指数本周表现看,上周的创业板强则大盘强的观点也没太大问题,尽管本周三上证指数再度出现了较大跌幅,但创业板指数依然维持强势整理,因此本周四上证指数又出现了强力反弹,周五尽管再度出现周末疲软症,但创业板指数依然维持强势。因此本周上证指数也是有惊无险,最低指数并没出现有效击穿2000点。对于上证指数跌不深但又涨不动其实也很好理解,6月份本来就不是强势市场的所处周期,新股发行、世界杯和6月底银行存款归农考核等也构成资金面上的重大压力,所以市场不大跌其实已经是很好的表现了——我们可以看看去年上证指数在6月份的变化,5.29日见顶2334点,6.76.13两天暴跌破位,6.25见底1849点。从上面数据看,下周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周,因为下周处于去年的大跌窗口期,6.13是世界杯开幕赛,因此如果下周指数依然能够坚守在2000点之上的话,那么6月底7月初可能就会出现较为像样的反弹行情了——当然也不能排除行情提前出现的可能性,因为市场有时会在大众都谨慎时反向运行,下周三也有件不小的事情,MSCI下周三决定是否纳入A股可能会给主板指数带来一定的短线异动,上证指数能否借此东风再度突破2050点也值得关注。

二、综合结论:

     由于创业板指数已经连续反弹三周进入中期压力带,加上主板市场下周再度进入到重要的变盘时间窗中,因此下周A股能否经受住考验继续有惊无险维持震荡甚至向上突破就值得关注。继续维持创业板强则大盘强的观点(创业板综指1298点上方的震荡或调整都属于合理现象),但在上证指数有效站稳2050点、创业板综指有效站稳1350点前也没必要去继续追涨,耐心持有安全品种、逢大跌加仓吸纳仍是首选操作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