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冲刺怎样复习
(2011-06-06 23:02: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法交流 |
考前一周,每天学习的时间和强度应逐渐减弱。一定要停开“夜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制度,形成早晨兴奋点在八九点钟的生物钟。每天最好6-7时起床,洗漱后到室外散步,抽一定时间记历史、政治、外语等课程;12时吃午饭,下午复习一下数理化等;晚21时-22时入睡,睡前用温水洗脚和做自我放松训练,提高入睡效果。
如何安排这一周的复习呢?在这6天的时间里,应每天抽出7-8小时复习考试课程,复习的科目与三天高考科目倒过来安排,即后考的科目外语、历史、物理等先复习,以此类推。应重点复习以记忆为主的科目,如历史、政治、外语等。考前一周的复习与以前的复习不一样,是属于回忆性、浏览过电影式的复习,并不要求再将某些问题钻得很深、很透,要侧重基础记忆,如理科的定理、定义、公式、基本概念等;书上的典型的例题;基础知识部分、重点、难点;查缺补漏;找一点习题做一做,活跃一下思维。但要注意,千万别抠难题、偏题,因为这样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影响考前情绪;找错,最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自模拟考试以来各科答错的地方再看一看,分析一下错的原因。
数学--最后一周就做一件事,树立自信心,此时必须自以为是,而不是“自以为卑”,应把书翻一翻,熟记书中的公式、概念、法则、定理,在脑中过电影。
语文--最后一周“想”比“做”更重要。尤其多想想作文和基础知识题,看看老师给总结出的基础知识部分(特别是字、词、文学常识)。
外语--最后一周应该把高考词汇表里的单词重点记一下,重点检查一下这些单词的特殊部分,即:书本之外、在纲以内的这部分。练练书面表达,题就不要做了,而应改成翻翻以前的卷子,精看那些错过的地方,争取降低错误率。一句话,最后一周同学们应该在那里轻轻松松翻卷子,查错!
物理--要认真地看看书,过一遍概念。可做一些一般题练练思路,看看做过的有哪些错题。
化学--看一看教科书,有可能发现平时不注意的小知识点漏网了。浏览式地过一下做过的卷子,侧重看错题、生题,看计算题的基本思路。
政治--按考试说明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复习当年重大的时事,复习重点和热点问题,做一遍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把握答题方向和时间,看看模拟试卷。
历史--最后一周按考试说明看书最重要。应把五本书在最后一周快速浏览一遍,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和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基本框架结构在脑中过电影,看看模拟试卷,把握一下解题的基本思路。最后一周就以“看书为主”复习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