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尴尬
(2012-06-04 04:22:01)
标签:
美国留学生 |
分类: 杂谈 |
周末,和朋友外出吃饭,或许我们到的早,偌大的中餐馆里,除了我们一行六人外,只有一位美国中年妇人,独坐在餐馆一个角落默默用餐。
众人正享受着美食佳肴,突然,一阵喧哗声引起我们的注意,大伙不自觉地将目光转向声音出处:我要bill!中年妇人扬起嗓门,大声对站在她桌边的女服务生嚷着。
--对不起,我们这里不卖beer。(啤酒)女服务生和颜悦色地答着,这位服务生看起来像是许多在美国上学的学生。
--我要bill!,妇人杏眼圆睁,生气地重复着同样的话。
--对不起,我们这里真的不卖beer。
女服务生轻声细语,耐着性子解释。
--我说我要bill!妳不给我,难道要请我白吃!妇人怒气冲冲地吼着。
--当然不是,可是,我们这里真的不能卖beer。女服务生小心翼翼地赔着不是。
--妳这笨蛋,我说我要bill!妳倒底听不听得懂英文!不懂英文,做什么生意!
妇人突然抓狂似地咆哮起来。我实在看不下去,用中文对女服务生说:她说要帐单,要check。
--妳要check?女服务生如梦初醒,向妇人确认。
--Check、bill, whatever,反正妳拿来给我就是了!
妇人语气缓和了些,但仍显得很不友善地答。女服务生一听,如释重负,赶紧取来帐单递给妇人,总算结束哪尴尬难堪的埸面。看到眼前这一幕,我感到一阵辛酸,也很为那位同胞抱不平。一般来说,我们上餐馆吃饭,称帐单为check或bill,事实上前者用得还比较多。服务生或许因为英文不够好,误把bill听成了beer(对英文非本国语的移民来说,应该还算情有可原吧!)妇人大可以「check」一字修正,犯不着哪么生气,大呼小叫地,甚至用轻蔑歧视的言语来羞辱人。
晚上,夜深人静,想到白天看到的哪一幕,仍让我心有戚戚焉。候鸟为觅舒适的栖息之所,每年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即便跋山涉水长途飞行却从不喊苦。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何尝不是?为了追寻心中勾画的那片美好乐园,就算橘化为枳、备尝艰辛,只要拥抱"明天会更好"的信念,总是勇往直前从不退缩。
现在,国内的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到美国来念书,不惜一切,省吃俭用,只是为了那些表面是的风光,但是这其中过程中,所历经的挫析与辛酸,能向谁倾诉?谁人又能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