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4年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约克·米勒

(2011-08-10 15:06: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欧洲

 http://s2/middle/80aeb5ecgaa21b1977261&690

   约克·米勒(Jorg Muller),1994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环境问题经常是 米勒作品中关注的焦点。

    他表示无意宣扬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因为他既非道德家也不是说谎者,他想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且藉此引导读者思索自己的生活环境。米勒也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主观的想法阻饶了孩子的自我判断,让孩子在书中自由的探索和发现……

      约克·米勒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48年与家人迁居至苏黎士库斯纳特市(Kusnacht)。后进入苏黎士比尔应用艺术学校就读。毕业后,他未满20岁便只身前往巴黎,在当地广告公司从事插画设计工作。后来,他回到瑞士,由于有父亲的经济支持,使他得以无后顾之忧地开始进行图画书的创作。他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利用电影镜头的手法,娓娓地将故事整个道出。作品有着接近照片的风格,内容丰富,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想象。 

  1973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本书以七张折页展开的画纸,呈现一个小村庄二十年来的变迁,在这部作品中,约克米勒对环境变迁和人类文明带来的破坏,批判味道甚浓,但是他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却是温和中带着无法回避的力量。随着该书在法国、美国、意大利与斯堪地半岛诸多国家出版,约克·米勒作为插画家也在国际间获得巨大声誉。

  1976年,米勒以相同的手法再度创作一本姐妹作《城市的改变》,描绘日渐遭受破坏的城市景观。这两本绘本作品在当时造成了相当大的震撼,不仅揭示出人们内心潜在的恐惧,同时也启迪了无数儿童青少年的思维。米勒与约克·史坦纳合作的第一本书也在同年问市,这本名为《森林大熊》(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1976)以现代文明与自然本性之间的冲突为主题的书,同样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此外,约克·米勒独立完成的作品还有《发现小锡兵》(Der standhafte Zinnsoldat1996)、《书中之书》(Das Buch im Buch2001)等多部。他还与约克·史坦纳合作过多本图画书,如《再见,小兔子》(Die Kanincheninsel1977)和《太阳石》(Die Menschen Meer1981)。 

  因为他的作品除了层次丰富的想像空间外,同时投射出一位艺术家的宽阔视野和深刻思想,他于199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的肯定。 

风格和技巧: 

  约克·米勒这位出身于瑞士的绘画大师,自从第一本书开始,从未放弃过那种类似照片、立体感极强的写实画风。他的写实画风,总是透露出一股超越技法的沉稳力量。约瑟妮·塞特琳曾经为瑞士IBBY撰写过一篇研究他作品的论文,精准地阐述了其作品的特质:约克·米勒的作品远比单纯的写实画作更丰富……在他作品中的每一样东西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而读者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画作中层次丰富的想象空间。” 有人还授予了约克·米勒一个漂亮的头衔:擅用镜头的图画书导演。看他的作品,如同看一场电影,推拉摇移,镜头被他切割得既娴熟又流畅。漫画格,也是约克·米勒偏爱的手法之一。如在《森林大熊》中,熊从冬眠中醒来的那一段,他把一页分隔成六个同等大小的画面,分别表现了熊沉睡、翻身、睁天眼、打哈欠、爬起来及又躺下伸懒腰的几个动作,让画面产生了一种连续的动感。 

 http://www.memreg.ch/dossier.cfm?show=image&id=7816&dossier=true&action=showDetail

得奖纪录: 

  ◎ 1994年国际安徒生大奖

  瑞士年度最佳书籍 

  德国年度青少年文学奖 

  ◎ 德国绘本大奖 

  ◎ 波隆纳国际儿童书展年度最佳绘本 

  ◎ 国际绘本艺术金牌奖 

  ◎ 美国米瑞德最佳外国童书奖 

  ◎ 布鲁塞尔青少年文学奖 

  ◎ 尼斯金鹰奖 

  ◎ 法兰克鲍姆纪念奖 

  ◎ 研究未来贡献奖 

 

中译作品: 

  《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和英出版) 

  《发现小锡兵》(和英出版) 

  《书中之书》(和英出版) 

  《森林大熊》(格林出版) 

  《再见,小兔子!》、《太阳石》(格林出版,收录在套书中) 

 作品简介:

  《森林大熊》(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1976)与其说是一本绘本,倒不如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短片。这是一个关于一头熊是怎样渐渐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而迷失在人类的现代文明中的悲剧。
  这本书中,大熊被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画成一个可怜兮兮的工人模样,而其动作、神态却又处处流露出熊的本性,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忍俊不禁,但笑过后却又会为大熊那不幸而尴尬的处境陷入深思。

http://s9/middle/80aeb5ecgaa218d371348&690


《彼得与狼》(Peter and Wolf1987),音乐童话的重新演绎。彼得不顾祖父的警告,外出捉狼……

http://s15/middle/80aeb5ecg7769c192c2be&690
《发现小锡兵》(Der standhafte Zinnsoldat1996),再次以大开本的图画、写实的笔法,结合安徒生童话故事《小锡兵》里的人物,呈现文明发展中真实又讽刺的现象,这本无字图画书强烈的图像张力和丰厚的故事性,赢得当年意大利波隆那儿童书展年度作家绘本的荣誉。
http://s2/middle/80aeb5ecgaa21928967e1&690


《书中之书》(Das Buch im Buch2001),这位实验力极强的创作人,再探图画书创作的极限。一本书不只是书,它可以是一种游戏,这个故事令读者有机会在书中不断转换透视角度、感受比例关系,也和作者展开互动,包括实体书中的作者,以及虚拟书中的作者,在诙谐中带着批判。
http://s15/middle/80aeb5ecgaa2197069e6e&690     http://s12/middle/80aeb5ecgaa21994c12fb&690

《圣诞演出》(Die Weihnachts-Show2005)一只兔子明星的圣诞节演出会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将古老的魔法带进现代都市中的有趣故事。

http://s3/middle/80aeb5ecgaa21a2b931b2&690

 

http://s13/middle/80aeb5ecgaa21a2c87b3c&690

其他作品:

http://s2/middle/80aeb5ecgaa219d3a6de1&690

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http://s1/middle/80aeb5ecgaa21a8f882b0&690
http://s6/middle/80aeb5ecgaa21a975a565&690

 

再见,小兔子

 

http://s6/middle/80aeb5ecgaa21ace97e25&690
太阳石

 

http://s1/middle/80aeb5ecgaa21acf8a320&690

困住熊的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