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孩子开口说话》语言迟缓儿学会钩通的第一本书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之石 |
当看到孩子终於开口说话,无论是以任何形式表达,父母通常一方面会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也觉得松了一口气,对此感到满足。他们会觉得惊讶,是因为过去曾有专家预估这个孩子永远无法说话。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不过,父母们太常对任何一种形式的语言感到满意。当孩子说话时,的确是可以庆祝一番,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到光有语言本身并不足够。
自闭症和其他相关障碍的孩子并不像一般的学生,他们与人互动的经验如此贫乏,让他们无法练习并运用语言;也因此,他们在社交场合中也很少展现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所学得的语言。这并不表示学术语言一点用也没有,不过父母应该要想一想,如果孩子学会用语言建立关係的社交技巧,那麽他之前学会的学业语言肯定会变得更有用。我们需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充满对话的生活;因此,若孩子只有在当个顺从的学生和独白者时,才使用语言的话,我们不应该感到满足。我们的目标是在孩子学习语言作为表演或学术技巧之前,先让他们变得能够社交且愿意沟通。
安德鲁在五岁时开始会对其他人说话,不过他说的话通常都是在模仿别人。他从九岁时开始与别人对话,那时他的父母,加入了他的遊戏,同时用轻松的方式谈论他在做的事。他们没有质疑或指导他的行为,也没有刻意要让安德鲁说出某些字词句子。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安德鲁能够自在地与人说话,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他们只有在玩耍的互动中加上字词,让字词变成遊戏的一部分,任何字词都可以在互动中使用。一开始,他们的目标是要让安德鲁把他们纳进他的世界,然後享受谈话,不要有任何要完成某种事情的压力。很快地,安德鲁自己会开启对话遊戏。他帮家里的每一个人取了一个绰号,然後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在这个例行活动中,他开始有了对话,不过他会要求他的对话夥伴扮演他指定给他们的角色。
安德鲁:(用手比出说话的动作)拉菲想要知道我们什麽时候要去商店。
母亲:(同样用手比出说话动作)柴克斯特(她的新名字)说十点的时候再去。
安德鲁:拉菲想要现在就去。
母亲:柴克斯特要把碗洗完。
安德鲁:拉菲想要帮你。
母亲:柴克斯特说去拿蓝色毛巾,把碗盘擦乾。
安德鲁:拉菲会把碗盘擦乾,所以我们就可以走了。
我们必须承认上面的对话并不寻常,也不是我们长期下来希望的对话模式。不过,我们发现,当我们允许对话中的两人带著新角色的距离感之後,安德鲁会对话互动得久一些,而在这之前,他的对话相当简短,有时甚至没有对话。显然,安德鲁喜欢这个遊戏,这个遊戏似乎增加了对话的乐趣,让他能放松地谈话。渐渐,他开始用真正的「安德鲁」的身分和别人谈话,不再使用这些假名了。
为什麽对话应该要有趣或令人开心呢?我们的孩子难道不需要适合他年龄的莊重对话吗?许多孩子过去都有一段漫长且痛苦的沟通史,那些和孩子沟通的人会用许多方式说服孩子,他们说话的方式并不「正确」。要修补说服孩子说他们说话方式是错的所带来的伤害,要花上不少工夫。我们的方式是加入孩子的活动,然後用孩子还能够接受的任何方式和他说话。
我们发现对局外人来说看似「废话」的对话,正是孩子为了要发现他能够与他人成功对话所需要的对话。一旦你了解孩子在对话上有著长长的失败史之後,你就能够放轻松,让孩子知道任何形式的口语连结,对你来说都很重要,而且你也会喜欢。你的孩子可能要花上一点时间去相信,他可以用好玩的方式,说任何他想要说的话。要记住,人际连结比资讯讯息来得重要。
一起努力,让孩子开口说话吧!
林丽英(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副执行长)
面对孩子的不开口说话,多数焦急的父母总是强迫著孩子要开口说:「来!来!看妈妈的嘴巴,来说ㄨ,跟我发ㄨ……」、「这是汤匙,唸叁遍;你要说,不说就不给你……」
「哇!哇!哇!」一次次的互动总在妈妈的挫折和孩子的哭声中结束,这样的场景常在语言发展缓慢或自闭症的孩子生活中不断上演著,但是这样的强迫仿音、强迫背诵,对孩子语言发展是毫无助益的。
在语言治疗或早期疗育的临床工作中,一次一次的面对焦急的父母,我们总是鼓励道:「要先建立孩子的沟通行为、要回应孩子与你的互动,即使宝宝是用指的、用拉人,或是用一串不清楚的语音,你都必须先回应孩子的沟通意图……」但是我们总看到焦急的父母,不断以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诱使宝宝开口,这麽做常造成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互动上的压力,并且中断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幼儿的发展有一定历程,语言发展也必须按部就班的由「牙牙学语」、「仿著声音、语彙」到使用句子表达,进而能流利的叙述,而且口语的表达必须建立在好的语言理解、互动轮流,以及足够的沟通意图与互动机会之上,而这一步步的发展历程,有赖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与丰富的沟通情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需要花上宝宝五、六年的时间。
「让孩子开口说话」应该是所有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最大的期许,但是对於语言发展迟缓或自闭症幼儿而言,「开口说话」却是他们发展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如何协助这些孩子跨越语言发展的鸿沟,引领他们在语言发展上有好的起步,便成为父母们最重要的挑战;其实,让孩子开口说话是要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彼此成为「沟通夥伴」上;沟通夥伴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条件,而非指导、指正的关係,也就是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互动过程中,父母是回应型的角色,而不是指挥教练型的角色。
《让孩子开口说话》一书的作者——詹姆斯.麦当诺博士,在书中清楚地阐明语言发展迟缓儿的父母及周遭亲友,应如何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与孩子建立起沟通夥伴的关係;如何针对孩子的能力与沟通动机作回应,并提供孩子仿效与模仿的範本;更重要的是,大人不该掌控一切,而是让孩子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如此孩子方能以最轻松自然的心态去学会开口说话。
是的!让我们成为孩子的沟通夥伴,是孩子的玩伴,让孩子在一次次的互动中,一步步地发展他的语言,无论是正在学习发展的幼儿或是自闭症的幼儿,也无论你是为人父母、老师或是语言治疗师,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开口说话吧!!
內容簡介
《讓孩子開口說話:語言遲緩兒學會溝通的第一本書》Communicating Partners
親愛的爹地、媽咪,唯有你們的愛,能引領我學習,
請走進我的世界,與我同在,
我也將走入你們的世界,與你互動……
他們不是不會說話,只是缺少引導,你就是答案。
走進孩子的世界,幫助他一步一步的學會溝通,與人交往
《讓孩子開口說話》是集結超過三十年來臨床治療及研究結果,此研究計畫是針對語言發展障礙的孩子及週遭親友,在孩子療育過程中需做的事,提供詳細的規劃,確保孩子能有真正的社交關係。這個計畫強調五個溝通發展的關鍵階段──互動遊戲、非語言溝通、社交語言、對話及文明行為,提出五大終生的溝通回應策略,讓父母走進孩子的世界,漸進式地帶領他學會開口表達,進而與人溝通、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本書提供與語言障礙孩子相處時,有效的溝通策略,囊括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父母、師長及專家了解孩子的世界,對與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有互動、相處的人而言,本書是極為有用的資源。本書的主要解決的問題有:
● 孩子開口說話前,需要做什麼事情?
● 能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與人社交、溝通的方式為何?
● 父母如何成功地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溝通?
● 有自閉症或明顯發展遲緩的孩子,要如何發展豐富多彩的社交關係?
● 家人如何與孩子建立起充滿溫情的社交關係?
作者
-
作者介紹
詹姆斯.麥當諾 James D. MacDonald
任職於俄亥俄州立大學語言病理學及發展障礙學系。出版過六本著作,並在溝通發展領域發表超過五十篇的研究專文;他所主持的「溝通夥伴中心」,提供特殊家庭療程、持續教育工作、校園諮商,並透過網路社群建立的國際特殊兒資訊網。
-
譯者介紹
洪菁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學分修畢。曾任研究助理、特約編輯、英語教師、參考書作者,現專事翻譯。譯有《自閉兒教養的第一步》(智園出版)、《雙面白宮》。著有《考用英文》、《法學英文》。
目錄
讓孩子開口說話:語言遲緩兒學會溝通的第一本書-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1
推薦序2
自序 與孩子共處的智慧
導論 語言發展的自然教學策略
第一部 進入孩子的世界:溝通夥伴策略
第一章 與千名兒童共度三十載
第二章 做孩子的溝通夥伴
第三章 當「被動」遇上「互動」
第四章 溝通夥伴的孩子們
第五章 溝通夥伴的立基
第六章 發掘孩子的溝通優勢
第二部 從封閉到文明對話:學習溝通五階段
第七章 互動,讓孩子和你更親密
第八章 非語言溝通,別忽視無聲的訊息
第九章 社交語言,用合宜的語言說話
第十章 對話,有來有往的溝通
第十一章 文明行為,學會正面的溝通
第三部 跟隨孩子的腳步:環境養成法
第十二章 ARM:為孩子擬定計畫
第十三章 我家孩子「愛說話」
附錄 溝通夥伴策略的相關研究
相關名詞中英文對照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