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有什么都不能有病。
民间把得了病称为害病,一人生病,全家不宁。可见,病不仅是个人身体之累,还是解决温饱之后社会与家庭的一大公害,所以害病后,人人自然都希望迅速查明原因,尽快解决问题。
然而治病求医,必须履行必要的程序。如果医患双方都一味只想病快点好,而违背了诊疗的基本规律,反倒会延误病情,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医生看病,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须统筹兼顾,从整体思维考虑,如果被症状表象所迷惑,或者轻易相信只言片语,就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先全面厘清诊断,再正确对症处理,才是把病治好的前提。
前些日子,各大媒体纷纷都在披露药品价格虚高、利润畸形的成因。
一直以来,政府各部门针对药价虚高的问题,也进行了有力的的治理。譬如,逐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大力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将收受药品回扣纳入商业受贿罪处理,措施不可谓不得力。
可据国家审计署对10省市3年来的医改执行效果进行调查,医改后基本药物平均降价1/4,但老百姓对药品降价的感受并不明显,反倒是好多效果好价格低廉的药品没有企业生产从此消失,一些药物改头换面之后价格比医改前还高,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因业务少,取消以药养医后补偿又不到位,导致收入减少、人才流失、发展乏力。
看来,药价虚高的病,有关部门可能真没把病因确诊清楚!
这本应该是流程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诊出效果的问题!
一种基本没有研发成本,只是引进欧美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然后换个商品名和包装的成药如何能摇身一变为国家级新药从而身价倍增?!
一支生产成本几毛钱的药,如何出厂价涨到十几元,招标采购中标价变成几十元?!
谁批准新药特药,谁决定药价中标价,也就是药价为什么高、谁让它高的病根,这自然不是医生和医院的权力,好多曾经有这核心权力的人要么已砍头不要紧,要么前赴后继地观光监狱!
是了,有的医生故意把病情说得很复杂难处理,其实并不是诊断不明;某些部门老爷经常害同样的病。
奔前忙后,尽职尽力,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很是感激,甚至差点误会了精英们的治病能力。
归根结底,原来心知肚明都是装着滔滔既得利益!
想想社会害的其它好多病,上上下下也都是很着急很出力,但是口号喊得越响,结果却是群众越不满意,最后才发现,原来不管哪里害什么病,吃药的都是百姓!
于是,我们怕得病,又拚命制造病菌;我们咒骂社会有病,却从不肯从自己着手尽力祛病。却原来,我们牢骚满腹,不是因为社会病得不轻,而是觉得自己处在吃药的不利位置;我们也并不想彻底治好这种病,而只是努力想让自己处在发药的有利位置。
这是一种极难治愈的心病,因为发药与吃药的位置快要固定,一个周期内代代世袭。
若要医治,其实无所谓谁在什么位置,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让发药吃药的地位平等,让所有药品阳光下运作买卖,实实在在切除虚利。发药不再有致命的勾引力,吃药的自然放心,各安天命。
不管治什么病,都得对症下药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