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丧葬礼俗

(2021-03-21 06:02:12)
分类: 文存

    丧葬礼俗 

 中和村的丧葬礼俗很多,一代传一代,延续至今2002年我两次回家办父母的丧事,耳闻目睹也亲历了村里的丧葬礼俗,简记如下。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婴儿夭亡,很快就在村边偏僻处挖个坑埋掉。未成年人死亡,丧事也从简。已婚中年妇女死亡,必须等娘家人来看后才装棺。父母亲病危时,子女亲属要日夜轮流守护在其床榻旁,外出的子女也要设法通知回来,尽量满足老人最后的心愿。老人咽气,家人马上在其口中放入几粒米、几片茶叶,表示死后在阴间也和活着的人一样有吃有喝。入殓前,要为死者洗身,穿寿衣,整容。然后用麻皮拴好死者双脚,盖上单,在将遗体装入棺材前,要在遗体中上方打碎一只陶罐入殓后,在堂屋中间支两条高脚木凳把棺材停放在上面。灵柩前设一张供桌,上点长明灯现多改为电灯,烧香,供烟、茶、酒和果品等物。桌前再放一条草垫,供吊唁人下跪磕头时用。棺材两旁顺墙壁放两排草垫,供守灵人用。灵堂设立后,儿女要日夜守灵,不得随意离开。

人死后马上通知相距较远的主要亲属。四邻听到哭声,纷纷到死者家中慰问,积极帮助料理后事。住得较远的其他亲戚朋友闻讯后,要尽快赶到死者家中吊唁,否则,被视为无情义,不讲道德礼貌。吊唁时,要跪在灵柩前磕3个头。凡有人来吊唁时,死者的子女、配偶要下跪,以表示感谢。主要亲戚中的妇女在吊唁时要放声痛哭一场,边哭边诉说死者的恩德情义,养育子女的艰辛,表达自己对死者的怀念、哀悼之情。由事主给死者的同、晚辈亲属逐一发长条白孝布,缠绕在头上,称“戴孝”。孝布,一般买来现成的白布,按五六寸宽撕开为一条,需用多少就撕多少条。     出殡要选黄道吉日,由风水先生说了算。出殡前夜,死者的主要亲属也要和死者的儿女一起守灵,与死者最后聚一晚上。出殡日,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孝子跪伏灵前,孝女跪在两边。如果死者有了孙子、重孙,孙辈则要戴红孝(头上缠红布,或在白孝布上缝点红布),表示死者子嗣兴旺,可庆可贺,后辈不必过于悲伤。出殡日中午,死者家要以八大碗也可以简化为六大碗宴请亲朋好友。待客前,先要供一席在灵柩前。后家,亲家要上大祭、一般亲戚上小祭礼金数额不限现村里各家统一送一升大米,不送礼金。事主家专门委托专人将接收的祭礼逐一登记在册,以便将来对方有白事时回送。请客的桌数主要根据死者亲友的多少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棺材由8名青壮年男子来抬。棺材抬出大门时,儿孙要顺排跪伏在地,让棺材从上面经过。死者的一名儿子或孙子,扛一面长条形白旗走在最前面,其余亲属依次弯腰跟随其后,放声痛哭,送葬的人跟在棺材后面。到了村口谢客处,孝男孝女跪拜示谢,棺材抬走后,送葬的亲友才返回。下葬前风水先生边念咒语边掐掉一点公鸡鸡冠使流出血,举起公鸡敬天敬地敬四方之后,方可下葬棺材。抬棺材的长抬扛、短抬扛用后由死者家负责保管,下家用时来取(后改为保管在村公房内)。

文革大破“四旧”后,传统的丧葬礼俗也被破除,那些年人死后,大都草草掩埋,仅垒土为坟。改革开放后,一整套旧式丧葬礼俗又恢复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深感农村一些愚昧落后浪费的丧葬礼俗必须改革,全面实行火化,加强墓地管理,势在必行。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涉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思想观念更新的一次革命,需下大力气抓好。杨镇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