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粮台古城遗址到弦歌台仅6公里,虽然路不太好走,但我们还是用了10来分钟就来到了弦歌台停车场。
弦歌台位于周口店市淮阳区(2019年8月由县改为区)西南隅南坛湖中。弦歌台又名厄台、绝粮祠,是纪念孔子当年厄于陈蔡,但讲学、弦歌不止而建造。关于孔子陈蔡绝粮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孔子集注》等均有记载。淮阳是孔子教泽所及之地,他的得意弟子72人中就有4个是淮阳人,他曾先后三次至陈国(即今淮阳)讲学,居于陈蔡之地有三年,加之孔子在陈绝粮之事数千年来世人共知,所以历代陈人就在当年孔子受厄之地建祠纪念,教化后人不忘孔子一生的困苦和艰辛。
弦歌台历代有兴废、重建,现存的弦歌台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近年当地政府也对弦歌台进行了维修,并在台前,建了宽广的“弦歌广场”和渡贤桥。2019年弦歌台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南坛湖上渡贤桥
2.
弦歌广场“道冠古今”石牌坊
3.
广场西亭内竖《弦歌广场记》碑
4.
广场东亭内竖“弦歌台碑记”碑
5.
广场正中为孔子石像,高约3.3米
6.
国保碑(国八)
7,
大照壁南面为孔子主要活动浮雕
8.
照壁北面(对着弦歌台)雕刻《论语》全文
9.
弦歌台大门,通常只开东门,作为文武官员和黎民百姓出入通道,中间正门是皇帝进出的,西门是有罪臣民需要赎罪的通道
10.
大门上悬“弦歌台”石匾,是康熙五十年(1711)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重修此门时所书
11.
戟门,古代帝王外出在住所前插戟为门,因此得名,孔子尊为文宣王,故孔庙也设戟门。此门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康熙六年(1667)重修
12.
抱鼓石,已历470年了
13.
清人《谒弦歌台》诗,镶嵌在东侧墙上
14.
大成殿,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盖顶,周有回廊,以24根石柱擎托
15.
正门石柱楹联:“堂上弦歌七日不断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赞颂孔子断粮七日(靠挖蒲根充饥)仍弦歌讲经不断,治国之道世代传颂
16.
大殿正中为孔子像,“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
17.
两侧为十哲,为随孔子周游于陈蔡,孔子界定的四科代表:“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回)、闵子骞(损)、冉伯牛(耕)、仲弓(冉雍)。言语:宰我(予)、子贡(端木赐)。政事:冉有、季路(仲由、子路)。文学:子游(言偃)、子夏(卜商)”。
18. 十哲塑像
(没拍下具体名号,无法对号入座,后历代有增加,最后形成四配十二哲陪祀孔庙)
19.
大殿内雕梁画栋
20.
大殿四周由24根石柱擎托,形成回廊
21.
大成殿后是“弦歌书院”
22.
两侧厢房就是书院
![[转载]金秋中州游(九十)淮阳弦歌台 [转载]金秋中州游(九十)淮阳弦歌台](//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3. 弦歌书院变迁史,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名“知德书院”,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更名为“崇正书院”,万历三十九年(1611),更名为“思鲁书院”,清乾隆五年(1740)改为“弦歌书院”,沿用至今
24.
诗书堂
25.
藏经楼前金色孔子立像
26.
藏经楼,此楼二楼为藏经楼,一楼为讲学堂
![[转载]金秋中州游(九十)淮阳弦歌台 [转载]金秋中州游(九十)淮阳弦歌台](//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7. 弦歌堂
28.
渡贤桥
淮阳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据记载原始社会时期,淮阳为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之都(宛丘古城),太昊陵距弦歌台仅3公里,我们抓紧时间前往。。。。。。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