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023-04-06 14:26:19)
标签:

转载



 

             浚县隶属于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属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伾山平地鹤立,黄河改道前在山下流过,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代称黎,西汉置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改称浚州,明初降州为县,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辖1乡6镇4个街道,约66.5万人口,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城市。
            浚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隋唐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浚县古城面积2.1平方公里,至今仍保存有城墙、钟鼓楼、寺庙、翰林府、四合院、古民居等古代、近代建筑群几十处,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向人们诉说着古城数千年的人间沧桑。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  浚县城东门,城楼檐下“长春”横匾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 东门内,城楼下部分辟为停车场,我们的车就停在此处,古城大街上不得开车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  古城大街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  大街,挺整洁的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5. 1958-1960年代的建筑“三面红旗”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6.  原“浚县城区信用社”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7.  街口的仿古建筑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8.  浚县兵役局旧址(从侧门入内可见都是老房子)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9.  这是1960年代的宣传图案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0.  浚县电影院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1.  黎阳旧治,牌坊(浚县古称黎阳)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2.  “社学”浚县九所义学之一,门前的石雕、砖雕彰显了当地工匠的高超技艺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3.  “宋家老宅”县级文保,正在维修中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4.  刘亚星故居,刘亚星(1925-2010)浚县城关镇人,著名数学家,在国内外数学拓朴学界具有重大影响,任河南大学数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5.  三进式四合院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6.   主厅房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7.  其它房厅,现举办展览,这是婚房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8.  寿房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19.  “浚县泥咕咕”,是浚县的国家级非遗,从隋代发展至今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0.  当代仍有许多制作“泥咕咕”的巧手传人,这里陈展了许多作品,非常精彩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1.  古代轿车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2.  世袭翰林府(省级文保),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南朝北的古建筑群,由东、西相邻的两个院落组成,构成了七门相照的建筑格局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3.  端木谦,为端木子贡六十九代后裔端木秀第四子,奉祀生,在曲阜主持子贡庐墓堂的祭祀事务,每逢春秋丁日祭祀,便赴浚县祭掃,见祖祠、祖墓荒凉,呈报大名府要求回浚县修祠守墓,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康熙帝巡幸孔林,端木谦于孔林自贡庐墓处得见康熙帝,“皇上清问,准其奉章”,端木谦回到浚县定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回京途径浚县,端木谦面特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正八品待遇),至民国二十五年废止世袭奉祀生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4.  二进厅堂,子贡像,“商论古今”匾,子贡,卫国黎(今浚县)人,17岁拜孔子为师,成为孔门高徒,位列十哲,善获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成为中华儒商鼻祖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5.  第三进院、主厅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6.  其它院落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7.  碉楼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8.  书房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29. 小会客厅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0. 通往后花园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1.  假山鱼池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2.  小憩凉亭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3.  园中主厅堂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4.  隔水亭台兼做舞台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5.  演戏时主人就在此处凭栏隔池观赏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6.  1938年日军入侵后,主人外迁,后一度改建成石印局,1950年后先后成为县医院、单位办公用房,家属住房等,直至2002移交给浚县文物旅游局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7.  文治阁,浚县古城标志性建筑,又名中心阁,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三十年(1615),移钟于阁上,故俗称钟鼓楼,清顺治六年(1649)阁毁于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县梁通洛重修并增高台基,改名为“文治阁”,东券门上“丹流东壁”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8.   国保碑,文治阁和浚县古城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39.  檐下匾额“文治阁”,西券门上方“碧泻西山”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0.  南券门上方“清环黎水”,北门上方为“黛护伾岚”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1.  文治阁底部就是一个十字路口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2.   古城西城门楼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3.   城门广场有一座“遏云楼”戏台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4.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扩建,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损坏严重,后又多处被拆除,到1990年代开始保护整修,2013年古城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5.  现存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位于城西卫河旁一段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6.  沿城墙下走走,可见基部为青石所砌,上部砌砖,据介绍砖墙厚1.3米,中间实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7.  沿着马道,可登上西门城楼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8.  西城门楼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49.    这段城墙应该也经整修过了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50.   城外看西城门楼,檐下“长清”横匾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七)浚县古城(上)
51.  西城门外广场上的花坛

           浚县古城古街、古民居、古建筑、古城墙,还有其它许多古迹。。。。。。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