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15673763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金秋中州游(十一)开封山陕甘会馆
(2022-08-31 09:12:1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金秋中州游(十一)开封山陕甘会馆
作者:
民夫子
从开封东大寺到山陕甘会馆仅2公里,也就是5、6分钟我们就来到了景区前停车场·,不算太热门的景区有车位,我们停车后就近找地方用中餐,然后参观会馆。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段,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邸旧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近250年的历史。
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括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南北长88.44米、东西宽42米。总面积3870余平方米。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冠誉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会馆馆庙合一,充分反映了创造者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体现了中原与晋陕甘地区文化的融合,是研究清代建筑史、美术史、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因此会馆在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山陕甘会馆,正面有点乱,照壁前隔路为停车场
2.
售票处、大照壁和左右掖门,门票30元(含导游讲解)
3.
从西掖门出入
4.
国保牌(国五)
5.
照壁为一字型,位于会馆中轴线最南端,沿街东西走向,高8.6、长16.5、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石、青砖砌成。正中为阳刻“忠义仁勇”,四角石刻“夔龙捧寿”
6.
照壁檐下全部用砖雕装饰,有“百事如意”、“世世平安”、“平升三级”等各种图案
7.
照壁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四周刻12条龙,据说体现中国“天圆地方”的意韵
8. 右侧垂花门及附房
9.
第一进大院内,中间“关庙”,两侧左右垂花门
10.
中轴线,正中为“关庙”,门联:浩然之气宣天地;忠义之行纵古今,底楼中间为走道,上方是倒座戏台
11.
戏楼,又称歌楼、乐楼,座南面北,面朝大殿内的关帝圣君
12.
会馆原戏楼1960年代因改为学校而拆除,现存戏楼是从开封火神庙整体搬迁于此,是开封唯一一座古戏台,对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今人看古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13.
戏台上部,前面是三面开口凸出型表演区,檐角高翘,平板枋、额枋上雕有“云龙”“丹凤朝阳”等图案,雕工精细,横匾“震古烁今”对联“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颇有哲理趣味性
14. 戏台东侧为钟楼
15. 西侧为鼓楼
16.
牌楼,位于中轴线戏楼之北,拜殿之南,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平面布局呈星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俗称“鸡爪牌坊”
17.
牌楼主楼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脊顶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驼宝瓶,两端鸱吻,东书“日”,西书“月”,正中悬近2米高的竖匾“大义参天”
18.
牌楼背面竖匾“流芳千古”,四周为透雕“二龙戏珠”
19.
牌楼明柱各以三块抱鼓石状夹杆石将柱外、前、后三面夹峙,石上雕有“丹凤朝阳”、“云鹤图”等
20.
夹杆石浮雕“狄仁杰登山望母”、“白兔记”等
21.
东厢房现举办“古代商业文化展”, 东西厢房,两侧各有房8间,南面3间北面5间各为一整体
22.
王亥服牛,商族始祖契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其六代孙王亥驯服蛮牛,用牛驾车拉货,“商族人”善于买卖,于是人称买卖人为“商族人”,简称“商人”,商人之称谓从此始
23.
介绍两宋时期商业特别繁荣的原因
24.
西厢房举办“会馆与晋商文化”展
25.
会馆既是商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儒商文化的体现,传承“以儒治商、以儒治身、以儒治家才是商业文化的根本”为宗旨
26.
会馆的各个建筑都渗透着“商业元素”
27.
介绍会馆“砖、石、木雕”的“三绝”
28.
“福禄寿秤”,明代巨贾王现发现族人售货有缺斤少两的,于是他设计了新秤把福禄寿三星钉在秤杆后面,意为缺斤少两就是短了“福禄寿”,首先在族中使用,从此这种新秤开始流行
27. 会馆建筑中关羽无处不在,会馆即关庙,武财神关羽保护他们商贾发财
28.
会馆“儒贾相通”的建筑设计风格,会馆不仅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更留下了崇高的精神财富
29.
龙额石碑,位于牌楼西侧,碑文已难识读,碑额双龙抢珠还挺清晰
30. 东西跨院还有几通碑刻
,均不太清晰
31.
诚信秤,“上量名流贤士
下称庶民百姓”
32.
乾隆通宝,大钱
33. 东跨院“熏风清扬”
34.
西跨院,举办当代书画家书画展
35.
正殿,坐北朝南,殿前一对石狮,正殿台基置汉白玉栏杆,三面环护
为加大实用面积,将拜殿、大殿、后殿三座房屋沿进深方向连接起来,而屋顶仍旧各自分开,此为“勾连搭”,拜殿歇山顶三间,大殿卷棚顶、后殿硬山顶均为五间,正殿总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人朝拜
36.
大殿屋顶正脊为镂空的龙凤牡丹,正脊中间置狮驮宝瓶,下为琉璃烧制的手卷式匾额,行书“城圣大帝”
37.
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第一层小蝙蝠;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第五层是花草图案;第六层花鸟鱼虫、鸳鸯、仙鹤等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画面是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是木雕精华所在
38.
檐角脊走兽、龙形鸱吻呈皇家规格
39. “神威垂佑”拜殿匾额,拜殿、大殿、后殿连为一体
40.
“百流归德” ,大殿内雕梁画栋
41. 关羽坐像,“义炳乾坤”
42.
“万古英风”,通入后殿
43.
“浩然正气”,后殿陈展部分会馆文物
会馆见过不少,象山陕甘会馆这样砖、石、木雕这么多精品汇集一堂,实在不多见,无论是三雕中任何一种,细看都有无数精美实例,即使我这么粗线条的看看,也已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确实是国宝啊!
开封城内看得差不多了,接着我们前往滑县。。。。。。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转载原文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再去西藏植物篇三百六十六:铃铛铁线莲
后一篇:
[转载]诗词初涉之113晶莹的魅力之蜘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