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纪事
——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刘平安
五十四
在贵阳参加培训时,乐勇知道我的心思,他打电话告诉我,“五一”期间,沙窝村游客爆满,“金窝窝”民宿也住满游客。
一回到沙窝村,来不及放下行李,我即上村委会三楼,看了看我们村的这个“金窝窝”。房间布置得简洁豁亮,靠河堤的一面墙壁早已改造。坐在凉椅上,透过明亮的玻璃暮墙,青山绿水,一览无余。打开窗户,“哗啦啦”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所有的家具干干净净,所有的被褥暖暖和和。突然,我发现,床上枕垫绣着“沙窝窝·金窝窝”的字样,床头柜上摆放着《沙窝窝·金窝窝》作品集。躺在床上,翻开集子,我的心中升腾出一种温馨的感觉。我从来没有要求或者提醒过,可乐勇他们居然能有这样的心思,在定做枕垫时,将“沙窝窝·金窝窝”绣在上面,在摆放家具时,将《沙窝窝·金窝窝》作品集放在床头柜上,这分明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沙窝窝·金窝窝”不仅是我们沙窝村的品牌,而且,已经作为一种理念根植在人们的情感里。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的穿透力,是文化提升潜移默化的结果。
贵阳培训,让我产生了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我与段书记、乐勇、刘刚又一次对沙窝村实施的各项工程进行了检查。红军旧址大桥主体已经建成,“茅以升便民桥”拓宽工程即将完工,移民新村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施工,小龙洞沟和木竹沟道路护栏工程已经立项,文化长廊和文化墙设计样稿已经出来,单等我审核。于是,我和刘刚驱车赶到县城的一家广告公司,老板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在电脑前,立即调出所有设计图案,我和刘刚进行了认真审核,调整了图案布局,校对了样稿文字。很快,刘刚拿着新打印的样稿呈送昌学书记审定。
见我回到沙窝村,5月14日一大早,“蜜源”农家乐段鹏来找我。他说,他将书法家为“蜜源”农家乐题写的书法作品全部装裱好了,但不知道挂在何处?让我给他指导一下。我正忙着给大家介绍贵阳培训学习的情况,抽不开身,于是,我们约定了时间。下午,我和刘刚来到“蜜源”农家乐,打开一摞摞包装得严严实实的纸箱,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装裱好的镜框抬放在一边,看到作品,我眼前一亮,有史星文老师题写的“勤俭持家”、艾绍鸿老师题写的“蜜源农家”、梁林波老师题写的“永受嘉福”、董长绪老师题写的“穆如清风”、李子白老师题写的“宾至如归”。还有一幅牌匾,上面镌刻着艾绍鸿老师题写的“蜜源”二字,好家伙,够一个小型书法展了!这些作品,是段鹏专程拿到汉中市找到一家文化公司装裱的,前几天就托运回来,等我回沙窝村后再悬挂。我与刘刚帮忙,将“蜜源农家”挂在“蜜源”农家乐的大厅,将“永受嘉福”挂在“蜜源”农家乐的吧台,其他作品分别悬挂在每个餐厅。镌刻着“蜜源”二字的牌匾是艾绍鸿老师专为回廊凉亭题写的,凉亭距离地面有四五米高,我们只好支桌子、搭梯子,好不容易将这块牌匾悬挂在凉亭上。望着这一件件精美的书法作品,顿觉清风扑面、神清气爽!至今,当人们来到沙窝村文化广场,抬头仰望,“蜜源”两个苍劲有力的烫金隶书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当晚,我一个人静悄悄地坐在旅游服务中心二楼的露台上。对面,“蜜源”农家乐灯火通明,女主人吴芳莲和丈夫段茂峰一会站在院子里,一会走进屋子里,他们来来回回不知道端详了多少回刚刚挂起的书法作品。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眼眶湿润了,山里人对文化的需求是强烈的,而当文化的力量真正冲击而来的时候,这种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喜悦是其他人无法感受和理解的!直到深夜,“蜜源”农家乐的灯火才熄灭了,这是我来沙窝村见到“蜜源”农家乐熄灯最晚的一次。
5月15日,正当我们全力推进“文化提升工程”时,县交通部门四五名技术人员来到沙窝村,他们是专程测量小龙洞沟和木竹沟道路护栏距离的。正午,烈日当头,我和刘刚、仕坤陪同他们,先到小龙洞沟,再到木竹沟,技术人员推着卡尺,大家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完这两道沟的距离。县交通部门技术人员中有位年轻的女同志,她带着草帽,从头到尾,一直跟着我们,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令人感动!
5月16日,在刘刚再三督促下,县文化广告公司的员工拉着器材和工具来到沙窝村。一连几天,他们在文化广场一侧完成了钢架结构的文化长廊宣传栏安装工程,在移民新村完成了三面文化墙的装饰工程。文化长廊宣传栏和三面文化墙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宣传栏分党的政策宣传栏、基层党建责任公示暨问题整改栏、“一团五会”(法律服务团、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乡贤文化促进会)工作机构栏、健康教育栏、公告栏五部分;三面文化墙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建设期间,许多村民前来观看,并为广告公司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期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峰来沙窝村检查党建工作,段书记全面汇报了沙窝村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的情况,我汇报了正在实施的“文化提升工程”进展情况。南通市委组织部张部长在汉中市委组织部刘部长和佛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博学陪同下来沙窝村红军旧址考察,我向他们做了讲解。县上的科技人员也来到沙窝村举办了一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我不知道,当人们来到沙窝村,看到文化长廊宣传栏和文化墙正在建设时,是否感受到这里潜在的生机和变化呢?
5月28日上午,广告公司将为村委会和大舞台制作的牌匾送来。当大家共同帮忙将所有的牌匾挂起时,整个文化广场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韵。
村委会两侧的柱子上悬挂着田选军老师书写的对联,红底黄字,格外醒目。内容是:
秦岭深处脱贫攻坚创大业
天华山下乡村振兴谱新曲
横批:
走进新时代
大舞台两侧柱子上,悬挂着史星文老师书写的对联,黑底黄字,特别厚重。内容是:
上沙窝下沙窝上下沙窝金银窝
大舞台小舞台大小舞台风云台
横批:
物华天宝
两副对联庄重肃穆,凝神聚气,成为沙窝村父老乡亲的精神象征!
夜幕降临,文化长廊宣传栏玻璃灯箱刚一通电,沙窝村文化广场一片通明。位于广场一侧的文化长廊宣传栏灯箱与办公楼三楼的“金窝窝民宿”灯箱,还有“蜜源”农家乐院落的灯光交相辉映,为沙窝村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许许多多的村民来到文化广场,他们认真观看宣传栏里的内容。正在沙窝村旅游的游客来到广场,有人情不自禁地在文化大舞台上舞蹈起来,人们陶醉在秦岭深处的这片灯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