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窝纪事》(十三)

(2021-03-01 21:23:18)

《沙窝纪事》(十三)

沙窝纪事

——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刘平安

十三

沙窝村“四支队伍”的分工是明确的。

段书记主持全盘工作,重点抓好党建、规划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第一书记协助段书记工作,重点抓好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村委会主任侯乐勇主持村委会工作,重点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队队长黎明负责工作队的日常事务。镇驻村工作组既要承担村上的扶贫任务,又要做好镇上的日常工作,他们就像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

《沙窝纪事》(十三)

这样,工作队队长黎明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没来村上前,我在想象,一个小山村,哪来得那么多的事情?可真正投入到扶贫工作,与自己的想象完全是两码事。扶贫工作任务的确繁杂,入户家访,了解村民产业发展情况,跟踪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数据,检查扶贫项目进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家十分辛苦。“白加黑”“五加二”、风里来雨里去是扶贫干部的家常便饭,特别是没完没了的各种报表确实让人厌倦。

扶贫工作量大任务重,报表多,要得急,网上爆料后,各地都做了精简,尽可能减少扶贫报表。扶贫工作表格少了,可各行各业从条上下达的报表依然不少,对工作队来说,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事小事都得从村上过啊!好在沙窝村扶贫工作队是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从来没有耽误过各种报表的报送。

《沙窝纪事》(十三)

黎明身材清瘦,性情温和,给人一种腼腼腆腆的感觉,但凡遇到急事、难事,他从来不温不火,从容应对,显示出极高的涵养和耐心。黎明在沙窝村扶贫已经两年多了,对沙窝村情况熟,对扶贫政策吃得透,工作扎实细致,被大家称为沙窝村的扶贫专家,沙窝村扶贫报表凡经过他的手,是不会出问题的。

工作中,我对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了解。黎明是80后,才三十来岁,担任佛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老干所所长。他出身农家,老家在大河坝深山里的联合村。那地方我去过一次。2017年夏,我到佛坪县文联联系业务,办完事后,文联主席任文吉告诉我,他还在驻村扶贫,要到扶贫点去。我问,远不远?他说,你们顺道把我放在十亩地附近的公路边即可。到了指定位置,我又问,还有多远?他说,不远,也就十多里路。他带着行李,要赶山路,的确不容易。于是,我们翻山越岭将他送往驻地。那地方,四面环山,森林密布,能看见的只有三四户人家,条件十分艰苦。为了送他,硬是耽误了我们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能为基层同志做点事情,我的心里是热乎乎的。没有想到,一年前,我去过的地方就是黎明的家乡,这也许是一种缘分吧!

《沙窝纪事》(十三)

黎明原是城固师范的高才生,学校毕业后在佛坪最偏远的乡镇岳坝一所学校教书,一干就是十年。2010年他调入县人大工作。2016年3月,组织委派他来沙窝村扶贫,先当工作队员,后任工作队长。他任工作队长时,正是佛坪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最艰苦的时候。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他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走村串户挨家挨户走访,深入全村200多农户家里了解基本情况,调查收入现状。沙窝村一组有位村民,早年犯罪入狱,刑满释放后没有回过村里,家里的房屋已经倒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黎明几经周折与他取得联系,详细掌握了其生活现状,并让他回到村上,直到这位村民在调查摸底表上签字后他才放下心来。在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后,他对全村每个人的信息逐一核查,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核实数据、化解矛盾。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沙窝村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和贫困户识别工作顺利完成,为精确扶贫提供了科学依据。

《沙窝纪事》(十三)

沙窝村山大沟深,八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如何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黎明深深地知道,要想把政策给群众讲清楚,自己首先要成为“行家里手”。为了全面掌握扶贫政策,他除平时加强自学,认真研究扶贫政策外,还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培训,将各种扶贫政策入心入脑。在宣传形式上,他通过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答疑解惑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宣讲“六个精准”“八个一批”“九条红线”等脱贫攻坚内容。二组一户村民,没有被评为贫困户,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工作队识别不准确。得知这一情况后,黎明多次到他家核实家庭情况,不厌其烦地为其宣讲政策,同时积极联系他到沙窝村扶贫互助合作社下属的服务队务工,以增加劳务收入。

《沙窝纪事》(十三)

在具体帮扶工作中,他将贫困户作为自己的亲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亲人般关怀、保姆式服务”的内涵。困难户李应成,年近花甲,天生右脚残疾,无儿无女,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做木工。随着岁月的摧残,他的体力大不如前,能联系的活路越来越少。黎明了解这一情况后,带领工作队员经常上门,帮其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后又为他争取到一间37平方米的集中安置房,添置了一些简单家具和生活用品,鼓励李应成建起了一个家庭木工小作坊,积极帮他联系订单,推销蜂箱40多个,签订了长期小景观花盆的订单。

《沙窝纪事》(十三)

为了切实破解沙窝村农特产品销售难题,他经多方联系和争取,邀请县上有电商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村里懂电脑的年轻人培训,手把手教会他们在网上开店,把村里的优质农特产品大力推介出去。他与帮扶部门文旅局协商,在沙窝村旅游接待中心设置了合作社农特产品展销区,将蜂蜜、天麻、猪苓等产品经过简易的包装后摆上展销架,供前来沙窝村旅游的游客选购。通过这些有效的手段,他帮助贫困户孔祥安、李应成销售蜂蜜300余斤,增收1万余元。

黎明的事迹,沙窝村人人皆知。在年底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表彰会上,黎明荣获2017年度陕西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黎明的扶贫任期早已超役,县人大办公室决定选派新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沙窝村的干部群众对他依依不舍,他对沙窝村的父老乡亲充满感情,在即将告别沙窝村的日子里,他依然默默地奋战在扶贫一线,表现出一名普普通通扶贫干部的高贵人格。

《沙窝纪事》(十三)

我常常在想,沙窝村扶贫工作之所以做得这么好,这与黎明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好干部支撑着沙窝村的扶贫工作,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黎明,这个扶贫战线上年轻的老兵,是沙窝村扶贫队伍的榜样,也是我这个扶贫战线上年老的新兵的榜样!

《沙窝纪事》(十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