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纪事》(二)

编者按:《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是一部以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纪实文学。
作者担任沙窝村第一书记,历时一年,直接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社会基层乡村发展变化的历程。
全书用平实的语言,写实的笔法,真诚地叙述了位于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过。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旅游、社会治理、文化提升等多个层面,展示了这个山村面对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时所做的艰难选择与努力探索,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嬗变中的困惑与痉挛,以及“文化提升”带给人们的冲击与震撼!
这是作者以第一书记的视角为一个贫困山村所记录的一段历史,这也是父老乡亲用生命搏击贫困的一段历史。
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刘平安
二
送走禹主席一行,我回到宿舍,整理床铺。
宿舍位于沙窝村文化广场旁的一座小楼上。这座小楼是县文旅局新建的旅游服务中心。一楼是旅游服务中心大厅和旅游产品展示厅,二楼是驻村工作队的宿舍和沙窝“ 爱心”超市。对面有户农家乐,工作队餐饮就安排在那里。
宿舍门前有处露台,开阔敞亮。站在这里,举目远望,沙窝河谷一览无余。面对绿水青山,顿觉风流意动。遗憾的是,房梁上挂满一张张巨大的蜘蛛网,上面粘黏着被蜘蛛嚼食过的蚊虫残渣。隔壁的工作队员参加佛坪县熊猫旅游节了,好几天,这里已无人清扫,露台上的桌椅早已铺满灰尘。要长期在这里生活,周边的环境卫生就必须彻底打扫干净。
不一会,农家乐的女老板走过来。得知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便在楼下跟我打起招呼,随便聊了聊明天餐饮的事情。见我拿着扫帚扑打房梁上的蜘蛛网,她提醒我,蜘蛛网挂在那里不好看,但最好不要清理掉,山里蚊子多,蜘蛛是蚊子的天敌。蜘蛛精心编制的这一张张天罗地网,就是捕食蚊子用的,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蚊子的侵袭。特别是,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灯,这样,蚊虫就不会进入你的房间。
她的提醒,我将信将疑。入夜,一个人坐在露台上乘凉,刚一开灯,蚊虫便铺天盖地扑了过来,蜘蛛网上罩得满满的,连墙壁上也落了一层。此刻,我的眼前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那些自投罗网的蚊虫,白天不知潜伏何处的蜘蛛们,此时成为最勇敢的斗士,在这场毫无悬念的绞杀战中,它们美美地享受着一顿顿大餐。
不得已,熄灯回到宿舍。可宿舍的灯也不敢打开,一打开,蚊虫便从门缝里钻了进来,“嗡嗡嗡”叫个不停。只好将宿舍的灯光熄灭,将室外的灯光打开,蚊虫便循着灯光又飞了出去。
好在屋子并不热,大约二十五六度,是休息的最佳温度。躺在床上,这才想起农家乐老板的提醒。她的提醒是不经意间的,而这不经意间的提醒却透出一个人善良的品质。感谢她,将山里人生活的经验传给了我。而这生活的经验一直陪伴我在这个山村度过两个暑期。
看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向老百姓学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