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永远的情诗

标签:
杂谈 |
信天游,永远的情诗
刘 平 安
一
去过陕北已经有好几趟了。每次到陕北,只要站在那茫茫原野上,我总是被那千沟万壑中涌动的信天游感染着——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
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
咱们见不上个面面哎呀招一招手。
了不见那村村哟了不见那人,
我泪个蛋蛋掉进在哎呀沙蒿蒿林。
… …
随便一曲,已足以令人如痴如醉。
因而,我常常抑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总想写一篇关于陕北信天游的文章。有幸得到王世华先生赠送的一本书,书名就叫《陕北信天游》,收集整理信天游130多首。可以说是集陕北信天游之精华,无疑这是对民间文化的一大贡献。仔细读来,我却发现,这130多首信天游,大部分都是歌唱爱情的。是啊,爱情是人类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陕北这块土地上,虽然荒凉,虽然干枯,虽然封闭,可是爱情在这里却永远焕发着生机。
二
太阳下来照窗子,
人想人来没法子。
端起饭碗想起你,
眼泪滴到饭碗里。
远远照见好像个你,
恨不得长上个翅膀飞。
听着你的鞋底儿响,
一舌头舔烂两块窗。
… …
面对信天游,面对这诗一般的语言,我的心绪一下子跳跃到中国诗歌的历史上。
诗是什么?诗是人们感情的宣泄,诗是人们心灵的独白,诗是人们思想的凝华。亘古及今,在整个诗歌中,爱情与生命一样是诗歌创作的一条主线。《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而大部分诗歌是写爱情的。其开卷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描写的正是男子追求女子的相思恋歌,也许这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爱情诗歌了。从此,爱情诗在诗歌的长河中不时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屈原的《湘君》《湘夫子》借助神灵的形象,抒发了哀怨愁怅、如泣如诉的人间真情,湘竹之泪,千古流淌。《汉乐府·陌上桑》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不慕荣利、机智善言、忠于爱情的采桑女的形象。《孔雀东南飞》描绘的却是兰芝与仲卿的爱情悲剧,歌颂了兰芝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深刻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也寄托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婚姻的强烈向往。曹植的《洛神赋》,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杜甫的《新婚别》,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像这样情真意切的诗歌实在是举不胜举了。这些诗歌,或描写男女之恋的欢愉,或歌颂对爱情的忠贞,或抒发恋人思念的苦楚,或表达盼望远征的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或倾吐爱情诗意的那种惆怅和概叹,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这就是爱情。
三
爱情是人类崇高的感情。
自从人类有了思维以来,爱情就伴随着人类所具有的种种感情而存在,并与人类的各种感情紧紧交织在一起。当人类婚姻发展到对偶婚时,人们就开始对自由、神圣、幸福的爱情不懈追求。爱情是纯洁的,犹如一汪清泉,掺不进任何泥污;爱清是神圣的,仿佛一缕晨光,云遮雾绕,她必然失去光彩。
正因为爱情太纯洁了,太神圣了,人们对爱情的表达却总是含蓄而又委婉,朦胧而又深沉,从历代诗歌关于爱情的描写中,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古今中外,人们都在歌唱爱情,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诗歌中,不可否认,有的诗歌,诗人把个人真挚的感情隐藏在爱情诗的背后,歌唱的是他人的爱情。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的诗歌,则是诗人自己感情火花的逬射,诗的本身就是爱情的表白。
天上的繁星有千万颗,
只有一颗属于我;
照耀吧,我的星辰!
照耀吧,我的命运的灯!
我以坚贞的手臂将你捧住,
你就不会陨落。
——公刘《天上的繁星有千万颗》
当然也有关于爱的宣告: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是“以女性寻找真正爱情的觉醒,对爱情生活求得人格平等的呼唤”,这深沉而又痛切的声音,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渴望真挚爱情的诗就更多了:
我的心房里
爱情在酣睡,
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公刘《只有一个人能唤醒它》
盛夏已经逝去,
在荒芜的花园里,
只剩下一朵迟开的蔷薇;
摘了它去吧,姑娘,
别在襟前,让它
贴近你的胸膛枯萎… …
——公刘《迟开的蔷薇》
诗人以挚热的心呼唤真诚的爱情,看似平静,其实抑制不住内心的躁动!
也有写对爱情的感受和认识的:
这个世界
什么都古老
只有爱情
却永远年轻;
这个世界
充满了诡谲
只有爱情
却永远天真;
——艾青《关于爱情》
只有经历磨难的人,对爱情的感受才会如此强烈,对爱情的理解才会如此深刻。
当然写失意时的那种沉重,那种隐痛,那种崇高的奉献,那种真诚的祝福,使任何一个经历过失恋或者曾经单恋过的人都会引起共鸣的莫过于普希金的《我爱过你》。普希金是俄国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追求爱情的心是相通的:
我爱过你,
也许这爱的火焰还未熄灭在我的心房,
可是我不愿引起你的烦恼,
也不希望带给你忧伤。
我忍受着嫉妒和痛苦的折磨,
对爱情不抱任何希望,
我那么温柔而诚恳地爱你,
但愿别人爱你像我一样。
这些诗歌传递给人们的不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吗?
四
信天游是诗,是人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吟唱的诗。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旖旎,没有桂林山水的灵秀,没有茫茫雪原的壮观,没有浩浩瀚海的辽阔,然而她却以其粗犷、雄浑、厚重、质朴的个性孕育了黄土文化。无论是陕北剪纸的灵巧与夸张,无论是陕北腰鼓的豪迈与洒脱,无论是陕北民歌的高亢与激扬,无论是陕北唢呐的哀怨与缠绵,无不洋溢着黄土文化的气息,倾吐黄土地人们生存的艰辛和奋斗的顽强,抒发黄土地人们对这块土地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信天游,作为黄土文化一株绚丽的奇葩,永远弥漫着芳香,她以纯朴流畅的韵律,悠扬明快的节奏,朴实无华的感情,含蓄委婉的表达着黄土地人们真诚的感情,犹如山梁梁上流动的清风,又像沟渠渠里涌出的清泉,总是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一曲信天游,常让人的思绪情不自禁地走进那贴满窗花的土窑洞,那不停声唤的石碾盘,那滋润爱情的沙蒿蒿林,那绽开山丹丹的崖畔畔,那遥远的山梁涌动的羊群,那黄河故道与夕阳重叠的耕牛… …这是多么朴实而又令人激情奔涌的场景啊!以至于那热腾腾的油糕,那滚滚的米酒,那香喷喷的山芋馇馇,那腥膻的羊肉汤,都让人倍感真实和亲切。这难道不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吗?
没有虚情假意,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人为的雕琢,没有刻意的模仿,信天游就是信天游,是只有黄土地才能生长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诗,是只有在黄土地上才能吟唱的诗。
五
正像诗歌一样,爱情依然是贯穿信天游的一条主线。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爱情必然发出真诚的呼唤。千百年来,也许由于这块土地生存条件的艰难,也许由于人们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压迫,他们对爱情的渴望更加强烈,对爱情的追求更加勇敢。因而,在信天游中,对爱情的表现那绝对是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的。《王贵与李香香》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兰花花》的歌声在这里不时响起,纵然是一曲《小寡妇上坟》也使人伤心落泪。这些歌唱爱情的歌曲,或抒发感情,直率而不造作,充满激情;或借物寄情,婉转而又含蓄,柔情似水,无论怎样都是在表露内心火热的情感。其曲调优美委婉,哀怨悠长,扣人心弦,沁人肺腑。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
煮了些钱钱下了些米,
大路上搂柴我了一了你。
清水水玻璃隔着窗子照,
满口口白牙牙对着哥哥笑。
眉对眉来眼对眼,
眼眨毛动弹把言传。
青年男女对纯真感情的向往与追求如此强烈,爱情的火焰如此挚热。
你要亲我的口,
我要拉你的手。
亲口口,拉手手,
咱二人旮旯里走。
似乎是一对青年男女要“偷情”了,何等的大胆,何等的直率,没有做作,没有扭捏。只要是真情,本就应该这样。
一碗碗凉水一张张纸,
谁卖良心谁先死。
一碗碗凉水一柱柱香,
谁卖良心谁先见阎王。
一根干草十二节,
谁坏良心吐黑血。
我坏良心白蛇扎,
你坏良心变驴马。
这不仅仅是在争取婚姻的平等,这更是爱情的誓言,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表白。
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
戴上铃子哇哇声。
白脖子哈巴朝南咬,
赶牲灵人儿过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走你的路。
对恋人的思念,如痴如醉,如泣如诉,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失望地消失在山坡坡上,消失在我们潮湿的眼睛里。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 …
紧紧拉住哥哥的手
汪汪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一对恋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场面真让人揪心呢!“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觉油然而生。
的确,这一曲曲信天游已经成为爱情的绝唱。
六
说实在的,每次到陕北,我都陶醉在信天游的歌声里,特别是那些歌唱爱情的歌曲,总是撞击着我的灵魂,就像那些精美的爱情诗一样常给我心灵的震颤,给我感情的共鸣,令我心头那块褐色的疤痕隐隐作痛。
的确,我无法用语言表达那时的感觉,站在黄土塬畔,望着那沟沟叉叉,聆听那悠扬自如的旋律,我只有一个感觉:
信天游是诗,是黄土高原千古咏唱的情诗。
(此文已收入刘平安散文集《烟云长路》;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界》2008年第3期、总第103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