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2014-01-12 12:19:17)
标签:

社区营造土沟村台南台

分类: 旅游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   土沟村 2013.12.22 摄于 后壁 台南 台湾
 
   
   2013.12.22 聚爱会户外活动--台南,台中一日游。

   聚爱会由一些热爱生活,关怀社会的朋友组成。成员人数不多,有企业负责人,校长,老师,医生和上班族等。成员中有人长期赞助艺术文化活动和艺术家个人。

   聚爱会每二个月固定聚会一次,邀请艺术家或行业精英演讲,偶尔也有小型的即席演出。大家聚会连络感情,也可分享别人的成长和感动。

   聚爱会不定期的有国外的旅游参访,也会走出室外,亲近这片成长的土地。

   这一天,我们首先来到闻名已久的台南后壁土沟村。在后壁小火车站前接上今天临时解说员黄先生,他是"土沟村文化营造協会"热心会员,同时也在铁路局上班。会员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外,主动投入土沟村的社区营造,期待村民都成为自在的农夫,过着优稚的生活。

   游览大巴走在干净整洁的乡下柏油路,穿过农田进入了土沟村。我们下车随着黄解说员,慢步在一条不长的街道,两旁是旧式不起眼的台湾农村建筑,还有保留完整的三合院。

   短短的一条路,正常的慢步,十几分钟就能走完。可是我们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如不是要赶下个已经约好的行程,会在这里待上半天一天。旧式的房舍,外观并没有改变,可是走过一户又一户,却为门前简单小小的变化而停下,惊喜赞叹声在我们这一群人中轻轻发出。

   在这一条街上看到的,有艺术家个人创作,也有农民参与的作品。有门前的巧思,墙面和水塔的美化;有艺术家的工作室和户外作品。走在其间,看到的和所认知的乡下农村相差太远。

   在黄先生娓娓道来的土沟村社区总体营造故事,和上网了解了相关资讯,对于常报导的土沟村有了更深的了解。

   土沟村位于台南后壁,社区人口约有1700人,但经长参与社区工作的就有200人。

   水牛是台湾傳传統农村赖以耕作的助手,也是最牢靠的伙伴。土沟村早年约有四百多头水牛,如今卻僅存最後一頭水牛,消失的水牛,如同凋零的老农。破旧的三合院,年邁的老人等待出外工作的年轻人年節返乡探望。時代一直在演进,土溝沟村的一切似乎慢慢在消逝,包括泥土香與人情味。


   终於在2002年土沟村的最後一头水牛唤醒了一群人,农夫丶木匠丶泥水工,合力扛起水牛精神组成“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不是要打造富丽农村,也不是要营造农村现代化,只想找回一点点从小
生长土地的尊严。因为泥土里有先民的汗血!找回水牛精神,找回土地尊严,把生命价值留给下一代。要做多久?住多久就做多久。成果是什么?没有成果,只有过程。因为只有水牛精神存在,所有的一切都会代代相传。

   2004年仲夏, 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曾教授带领学生来到土沟社区,参与社区总体营造,注入一股青春活力。这群南艺的营造种子,留下来邀请居民 一同参与讨论,辅以空间改造的美学概念,将土沟原有的植栽景观,空间环境作为延伸,促使土沟空间艺术改造计划诞生。参与计划的学生中,有人毕业后回到土沟开设个人工作室。如今土沟村有更有很多艺术家进驻,也有建筑师在此成立公司。

   土沟社区营造的成功,是由下到上的社区群聚力量,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如今,居民大声嚷嚷“我是土沟人”而感到骄傲。

   我们意由未尽的离开土沟村,改天可以自由行,买张套票尽兴的参观美术馆,还有没有走过更多的室内外艺术创作,累了坐在猪圈改成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咖啡屋,品尝醇香咖啡。

   其实,一个农村成立美术馆,这个村就是美术馆,农田就是画布,艺术在四季的变化中。

    农民生活美学就是一种艺术!

农田生产果实应该是艺术品!


农村生态情境就该
是美术馆!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2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3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4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5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6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7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8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9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0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1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2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3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4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5

社区总体营造--土沟村
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