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

(2023-12-12 20:22:16)
标签:

博物馆

考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文物

展览

分类: 博物馆
2023年10月25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以“问蜀”为主题的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开幕。这里集中展示了四川、湖北、陕西25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展品,反映了古蜀文明一步步汇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进程——

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


2023年10月29日中午,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专门参观了这个展览。走进展厅,迎面竖立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复制品,仿佛穿越三千多年的历史,将我们带入到古蜀文明中。展览以设问的方式展开,梳理了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发展序列,强调了巴蜀地区对秦统一做出的贡献。


1.你是谁:特立独行的古蜀文明

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有一座距今3000至5000年历史的三星堆遗址,乃西南地区发现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崇尚神祇的世界。


在成都平原范围内,桂圆桥遗址、宝墩遗址、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等重要遗存相继发现,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特立独行和神秘璀璨,拉开全面研究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序幕。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密切,成为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出土的青铜尊和罍等,基本模仿中原同类型青铜器,只是在装饰风格上更具地方特色。在汉中市城固县和洋县出土的青铜器中,包含三星堆文化因素,体现文化之间的交流。


2.你从哪里来: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蜀文化

商代晚期至东周时期,新繁水观音遗址、彭州竹瓦街窖藏、新都马家木椁墓、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双元村船棺葬、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等遗存反映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碰撞,令古蜀文明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发现数量不等的商周式青铜器,证明此时的蜀文化从特立独行的地方文化向更加包容的区域文化转变。在竹瓦街窖藏出土的两件铜觯,分别铸有“牧正父己”和“覃父癸”的铭文,同样出现于宝鸡市竹园沟墓地的青铜器上。


新都马家木椁墓室四川省境内发现战国时期最大的一座墓葬,推测此墓是某代开明蜀王之墓。在墓葬的腰坑内,出土188件青铜器,种类最多,组合最全,等级最高。在大部分铜器上,铸造有巴蜀符号,为古蜀文化特有的现象。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是我国发现最大规模的船棺和独木棺葬,可能是一座极为罕见的古蜀国开明王朝的王族或者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这里的墓室宏大、船棺巨大、多具殉葬棺木和大量陪葬品,显示墓主人的显赫地位,宗教仪式制度相当完备。


3.你去了哪里:蜀文化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

公元前316年,发生“秦并巴蜀”的历史事件,结束了古蜀国雄踞西南的历史。此后百年,秦将努力经营巴蜀地区,作为统一六国的大后方,设置郡守,兴修水利,重视农桑。
在秦人的经略之下,成都平原逐渐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同时,秦国多次移民至此,带领新的生产方式,加速蜀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四川盆地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南的战略要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以后,在大一统的政策下,蜀文化的去向清晰可见。


成都平原从秦统一前的大后方,变成大一统政治下的地方郡县。那么,数千年前历史的蜀文化还存在吗?大秦帝国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兼容了,还是消解了?
羊子山土台位于成都驷马桥附近,商末周初时期古蜀人的祭祀台,战国末期被废弃后变成墓葬区。在羊子山土台上,发现200多座墓葬,其中172号墓为战国晚期秦并巴蜀之后的墓葬,出土灰陶圜底罐、青铜釜甑、巴蜀符号印章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器物。同时,出土楚式青铜器相似的器物,使用楚墓白膏泥防潮的做法,反映了楚人到巴蜀定居的史实。


蜀文明所处的四川盆地,闭而不塞,无所不通。先秦时期,这里是西南贸易的必经之地,通过栈道和便利的众多河流,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交通大动脉。在秦巴山脉和横断山脉的河谷之中,形成巴蜀先民走南闯北的交通要道,北与中原王朝长久往来,南与西南各族保持联系。不断发展的蜀文化,如同汇入大河的涓涓细流,融入中华文明的系统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