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申威隆I关中拍客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983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物陕西:发布《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不标注洛阳

(2023-10-17 17:03:36)
标签:

洛阳

西安

大运河

文物陕西

示意图

分类: 城市
最近,我对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大运河示意图》不标注长安(大兴)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2023年10月16日,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关中漕运|开凿连接水上交通的运河》声援。这篇文章的《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没有标注洛阳——

文物陕西:发布《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不标注洛阳



在《关中漕运|开凿连接水上交通的运河》中,结合大量历史文献的记载,介绍关中地区的水路运输。从“渭河漕运”到“三百里漕渠”,从“八水绕长安”到“五渠贯都城”,展示了关中地区辉煌的漕运史,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长安(大兴)与隋唐大运河的紧密联系。
在《左传》中,最早记载渭河漕运。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晋国遇到灾荒,曾向秦国求救。秦穆公派大量船只运载粮食,从雍城出发,沿渭水东下,渡过黄河后,改汾河北上,直达晋都绛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组织全国长途调运粮食,漕运成为关中运输的主要方式。汉高祖刘邦选择国都时,张良强调关中漕运的重要意义:“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西汉和隋唐,乃关中漕运事业发展的兴盛时期。当时,渭水河道弯曲,从长安至黄河,长度达到九百多里。西汉时期,开凿漕渠,形成关中漕运路线,从长安至黄河只要三百多里。从此以后,运输时间缩短,加强了关中与中原、江淮等地区的交流。
隋代,关中漕运发展到极盛时期。开皇四年(584),隋文帝杨坚命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广通渠,从大兴至潼关,沿途设置粮仓。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隋炀帝杨广动用200多万人,修建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将广通渠与大运河连接起来,形成江南粮食产区通往都城大兴的漕运网络。
唐代,多次疏通漕渠。天宝元年(742),重开关中漕渠,以韦坚为陕郡太守和水陆转运使。随后,在咸阳修筑堤堰,引导渭、灞、浐三水注入漕渠,东至永丰仓,与渭水相连。同时,在长安城东禁苑望春楼下,修建水潭,停泊船只。天宝十一年(752),玄宗特赐名为“广运潭”。


通过这篇文章,串联起春秋战国、秦汉、隋唐时期关中漕运的历史,充分证明长安(大兴)是隋唐大运河的终点城市。从早期利用渭河运输,到倾国之力修建漕渠,记录着人们对水运开发的不断深入,让长安(大兴)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大力促进中国南北方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
但是,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中,竟然对关中地区的运河文化只字不提,基本陈列的《隋唐大运河示意图》竟然不标注都城长安(大兴)的位置。10月7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给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公开信》,向这座博物馆的各级领导和工作者表达自己的不满、说明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转眼之间,十天过去,没有任何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者回应此事。在网络上,大量某地网友给我留言,否认长安(大兴)与隋唐大运河的关系,甚至质疑西安千年古都的历史地位。更有一小撮“网络喷子”口出污秽,攻击我和热爱陕西历史文化的朋友,黑白颠倒,篡改历史。
在这篇《关中漕运|开凿连接水上交通的运河》的《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中,明确标注大兴,没有标注洛阳。在原本洛阳的位置,标注成为“西苑”,乃隋炀帝创建的禁苑,大运河船只临时停靠的场所。由此可见,跟长安(大兴)相比,洛阳只是大运河的“中转站”。
文物陕西:发布《隋朝人工运河系统示意图》不标注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