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铜川药王山北洞南庵耀州区 |
分类: 寺庙 |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东郊1.5公里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经长期在此隐居。在中国民间,孙思邈被誉为“药王”,所以这座山被称为“药王山”。2021年2月16日下午,我和家人游览完药王山景区,操作自己的无人机对这里进行了航拍——
点击链接,观看精彩视频:航拍铜川市药王山景区(北洞和南庵)
2007年10月1日上午,我第一次来到药王山,周围环境非常差,游客也没有多少。转眼之间,14年过去,这里变化很大,面貌焕然一新。在景区外,修建起雄伟的大门和宽阔的停车场;在景区内,完善了道路系统,开通游览电瓶车,交通便利,秩序井然。
无人机从药王山景区大门前的停车场升起,气势恢宏的仿古门楼和文化广场瞬间呈现在眼前。正值春节期间,这里游客很多,到处停满车辆,显得非常热闹。随后,无人机自西向东,飞过景区的大门,先后拍摄了景区内的北洞和南庵两处重要的古建筑群。
南北朝之际,这里就是佛教丛林。隋唐时期,在此修建宝云寺和摩崖造像。五代以后,佛教衰落,道教兴起。明代的时候,开始修建药王庙,逐渐形成一片道教建筑群。
北宋时期,药王山被称为“五台山”,由五座独立的山峦组成:东曰瑞应台、南曰起云台、西曰升仙台、北曰显化台、中曰齐天台,五山对峙,顶平如台。为了区别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南五台,所以将这里称为“北五台”。
北侧的显化台上,修建着药王山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这里现存7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药王大殿为中心,整体布局呈“回”字形,环绕着各类配殿和厢房,并且向东西两侧扩建出东殿院、西玄门、洗药池等。折向北以后,还有北道院和吕祖庙等。
在药王大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彩塑的药王孙思邈坐像。据说,在坐像的右侧后方,隐藏着一座太玄洞,为孙思邈隐居的地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北洞”。
南侧的升仙台上,修建有一座南庵,为隋唐时期的宝云寺遗址。相传,孙思邈在这里去世,所以南庵成为纪念孙思邈的重要活动场所。北宋时期,在此修建孙真人祠和静应庙,后来经过不断地重建与翻修。
南庵现存建筑坐东北朝西南,沿着中轴线依次为:文昌阁、戏楼、七间殿、金殿和元殿等。其中,前三座为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后两座保留有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近年,在这些古建筑的东侧,新建了药王孙思邈塑像和祭祀广场。
1961年3月4日,药王山石刻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药王山庙被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药王山石刻”之中。从此以后,这里的古建筑和石刻都成为“国保”单位了!